新华报业网 > 南京 > 要闻 > 正文
增速2.2%!跻身全国城市十强!南京这创造历史的突破如何炼就?
2020/07/30 20:55  新华报业网  

  GDP同比增长2.2%,增幅领跑江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这是南京最新发布的今年经济“半年报”核心数字。

  2.2%!这个数字有多重?用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的话来说,它意味着:改革开放40多年来,南京首次进入全国城市十强!

  “高质量发展顶压向前、再上台阶,成为全国全省强大发展韧劲的生动缩影。”南京何以做到危中寻机、实现漂亮超越?“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今天和您一起看看这个“尖子生”不为人知的努力。

  01

  跑得快,学霸自有秘诀

  根据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6612.35亿元,同比增长2.2%,分别快于全国全省3.8个、1.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全国经济负增长1.6%,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均为负增长的背景下,南京经济增速不仅领跑江苏13个设区市,连续9个季度保持全省第一的位次,而且在全国副省级城市、GDP万亿城市中均居第一。

  得益于这个2.2%,南京经济总量从全国城市第11位上升到第9位。在高手如云的城市竞赛中,南京能杀进全国十强,这个含金量相当高。它不仅超越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武汉,而且超越老牌十强城市天津。

  要想分析“学霸”的成绩单,必须了解他的方方面面。仔细研究南京的这份“半年报”,不难发现诸多“闪光点”。

  ——分产业看,南京第一产业增加值89.76亿元,同比下降0.9%;第二产业增加值2271.41亿元,增长1.0%,增速较一季度回升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251.17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较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

  ——从增速看,地区生产总值(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费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

  ——从总量看,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金融业增加值、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等4项指标总量全省第一。

  与去年同期相比,南京还有6项指标在江苏13个设区市中实现进位,分别为规上工业增加值提升5位、工业投资提升2位、工业用电量提升8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提升10位、出口提升1位、城镇居民收入提升2位。

  面对充满风险挑战和严峻考验的上半年,南京跑得快,跑得稳的秘诀是什么?“瞭望君”觉得,“稳”“强”“牢”这“三字诀”,是这座城市必不可缺的“锦囊妙招”。

  ——经济底盘“稳”

  ①实体经济发展稳定

  工业生产持续回升。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86.24亿元,同比增长1.8%,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高于全省增速0.7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恢复至去年正常水平,6月同比增长6.2%。

  服务业生产平稳复苏。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57.35亿元,同比下降4.5%,较1-2月降幅收窄3.2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5%。

  ②内外需求稳中有升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2650.31亿元,同比增长4.8%,连续3个月保持正增长,较一季度增速提高8.7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投资1222.08亿元,增长10.4%,较一季度增速加快4.8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企稳回暖。实施消费金融服务行动,发放消费券,发展夜间经济,消费市场加快回暖。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0.84亿元,同比下降7.3%,比一季度降幅收窄8.9个百分点,6月当月增长11.5%。

  外贸市场稳中有进。上半年进出口总值2298.93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出口1393.66亿元、增长8.5%;进口905.27亿元、增长4.6%。实际利用外资25.69亿美元,同比增长6.9%。

  ③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财政收入增幅转正。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7.08亿元、增长0.5%,较一季度提高9.9个百分点。

  金融市场保障有力。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38411.39亿元、贷款36526.95亿元,分别增长4.8%、14.8%。金融对实体经济、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增强。

  ④市场预期保持稳定

  3月份以来,PMI保持在扩张区,6月综合PMI为52.7%,制造业、非制造业PMI分别为53.8%、52%。二季度工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5.3、124.7,高于一季度24.9、26.1个百分点,市场主体信心加快恢复。

  ——创新动力“强”

  ①科技创新动力进一步激发

  创新名城建设深入推进,科技加快赋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上半年公共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增长14.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75.79亿元、增长34.6%,连续5个月保持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占规上工业比重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

  ②产业结构层次进一步升级

  全面实施8条产业链20个领域补链强链。上半年四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81.82亿元,同比增长3.6%;投资继续发挥关键性作用,工业投资增长10.4%,四大先进制造业投资374.07亿元、增长8.8%。中汽创智T3科技平台等项目落地建设。

  ③新经济成长进一步加快

  1至5月,规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22.4%,上半年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6%。

  ④新项目支撑进一步显现

  上半年新增入库378家规上工业企业,其中228家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4个百分点。1-5月,新增入库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50家,实现营业收入120.28亿元、增长16.6%。

  ⑤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

  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两个“100条”,出台惠企“宁10条”及24项实施细则,落实惠企资金19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争取新增贷款518亿元、减税降费306亿元。上半年民营企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8.76亿元,民企进出口增长19.7%。新增企业4.4万家。

  ——民生底线“牢”

  ①就业物价总体平稳

  出台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0项举措,上半年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15.4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5.24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58.6%。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5%,6月份当月控制在2.2%。

  ②居民收入适度增长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69元,同比增长3.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51元,增长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24元,增长3.7%。

  ③民生投入持续发力

  上半年一般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75.6%。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02

  拥抱新机遇,邂逅新风景

  回望过去半年,面对经济大幅下行、企业集中承压、民生受到巨大冲击的严峻形势,南京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当前来说,就是扎实做好科技创新、自主可控、两个循环、活力激发、城市转型‘五件事’,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在昨天召开的江苏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张敬华在发言中道出南京的战略战术。

  擅于将危机变成机遇的人,注定能够更早邂逅新的风景。

  时间拨回到几个月前。早在防疫形势好转之初,南京便及时将工作重心从抓防疫保供转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分类分级有序推动复工复产。(详情请阅读本号文章:《满血复活!全面复苏!这座千万人口特大城市靠什么?》)

  在全省率先发布餐饮行业复工复业工作指引恢复堂食,适时发布外贸、外资企业复工指引,根据形势不断优化防控指南,推动美发美容、家政等行业全面复工复业,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全面梳理落实国家、省、市惠企政策,形成“政策包”传达各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多头申请减税降费、信贷支持、社保补贴、房租补贴、物流保障等政策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出台“暖企”政策,加快商务专项资金拨付进度,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各级政策。

  还记得吗?在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作为南京主要领导的张敬华,多次邀请重点企业负责人共进早餐,共话发展。比如,在4月18日举行的2020南京企业家服务日“智汇宁企”早餐会上,他和30多位新型研发机构负责人共谋“做强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产业创新集群”。(详情请阅读本号文章:《今天,南京这个早餐会,真香!》)

  ——以实施‘四新行动’为抓手,扎实做好两个循环的事,全年实际利用内资到账3000亿元,外资外贸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准确把握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深刻变化,努力成为“两个循环”的重要节点和枢纽城市。

  扩大内需,实施全面实施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新”行动,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10.4%,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25亿元。

  扩大开放,放大自贸区制度创新效应,建立跨板块联动创新发展示范园,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均增长6.9%。

  轰轰烈烈的“四新行动”,为南京收获不少关注。其中,“新消费”行动计划,为这座城市重启生活送来烟火气。

  不妨回顾一下。半年来,南京举办“放心出门”消费三部曲、“不出南京,买遍全球”快闪市集、直播购物节、销售竞赛月等活动,掀起一波波促消费热潮。创新消费业态,发展网红、直播经济,组织100多个品牌、1000多家实体门店、10000多家商户,参与南京首届网络直播购物节。(详情请阅读本号文章:主攻“四新”!南京今天开了一场信息量超大的动员大会)

  下半年,南京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加突出项目拉动和消费回补。坚定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东亚“小循环”、融入国际“大循环”,注重加强“一带一路”城市创新合作和市场开拓,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服务贸易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明显提高,更好为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叠加赋能。”

  ——以建强“八条产业链”为关键,扎实做好自主可控的事。八大产业完成20项国家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自主率年内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

  南京发展“4+4+1”主导产业,持续做好移大树、育树苗、老树发新芽“三棵树”文章。在全省率先尝鲜“链长制”,多位市领导分别担任8条产业链的“链长”,全力攻关“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详情请阅读本号文章:《尝鲜“链长制”,创新南京又出手了!》)

  上半年,南京产业发展“高光时刻”频现。一批百亿级项目相继落地投产,中兴通讯、LG动力电池项目贡献新增产值近200亿元,八大产业整体保持快速增长,其中集成电路增长超过40%。(详情请阅读本号文章:《省委书记、省长双双出席启动仪式,江苏这个项目有何不一般?》)

  下半年,南京将聚焦龙头企业壮链,每条产业链培育30家“链主企业”、打造3至5个特色产业园区;依托重大平台强链,布局10个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高水准建设中国EDA创新中心、中汽创智T3等科创平台;深化合作对接畅链,设立专项基金,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垂直整合、研发合作、产销对接,提高产业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

  ——以深化“两落地一融合”为重点,扎实做好科技创新的事,确保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均增长30%以上。

  科技创新是国之大者。在江苏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到,稳定和提升产业链关键还得靠科技创新。

  上半年,南京举办2020南京创新周,打造创新强磁场,“创新名城”的标签愈擦愈亮。全市新研机构超400家、孵化引进科技企业5000多家,探索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南京模式”。高新技术企业数两年增长1.5倍,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4.6%。

  让创新成为南京最显著的标识、最强劲的发展引擎。下半年,南京将以“市委创新委+高新园区”为主架构提升创新治理效能,以“新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为主抓手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以“紫金山实验室+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为主支撑加强源头创新。同步做强江北新区、紫东科创大走廊、15个高新园区、80万平米城市硅巷等创新主阵地。

  03

  稳就业保民生,硬核举措有温情

  聚民心、稳大局,才能增动能、促发展。

  一连串的民生“答卷”让人惊喜。面对疫情大考,南京就业态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5.24万人,培育自主创业者1.63万人,全年目标完成过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8%。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南京“保就业”硬核举措密不可分。

  扩大政策惠及面,全力支持企业稳岗。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坚持不裁员少裁员的,参照困难企业标准给予1个月应急稳岗返还。目前已为15.31万家企业返还12.37亿元。

  阶段性减免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截至6月底,南京已为企业免减社保费103.99亿。

  推出线上线下联动招聘,多措促就业。优化升级“宁聚计划”,集聚更多青年人才来宁就业创业、创新发展。

  “宁可少修一条地铁,也要挤出资金为青年优才安排见习岗位。”对于人才,南京总是拿出十足诚意。就在前不久,南京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就业岗位、拿出10亿元集聚10万研究生。(详情请阅读本号文章:《重磅!南京挤出10亿元,邀约10万研究生就业见习》)

  事实上,关注青年人才就业生活的方方面面,南京一向走心又细致。南京实施“宁聚计划”,吸引大学生就业创业,两年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70万人。今年4月,南京推出“宁聚新十条”,从放宽落户门槛到保障人才安居,从拓宽就业渠道到促进企业吸纳就业,向未来的“城市合伙人”提供“含金量”更高的政策。

  ——以深化“宁满意工程”为牵引,扎实做好活力激发的事,全年新增企业10万家,营商环境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上半年,南京减税降费306亿元、为中小微企业争取新增贷款518亿元,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85%、营商环境指数跻身全国前五、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居全国第二。

  下半年,南京将继续落实纾困惠企政策,全面兑现南京“惠企十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好“两个100条”落地,深入实施“宁满意工程”,全面推广“先解决问题再说”等做法。

  深化“强富美高”创新实践,高起点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的现实样板。江苏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强调,这是事关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

  建设美丽江苏、打造美丽中国样板,省会南京责无旁贷。

  ——以建设“美丽古都”为目标,扎实做好城市转型的事,加快形成智慧集约、韧性可靠的精明增长模式,五年再造一个新南京。

  彰显新老并秀的协调美。精细推进老城更新和品质提升,统筹抓好江北新主城建设、紫东区域性崛起、河西国际化升级、南部增长极塑造。

  彰显古今交融的人文美。加强对古都格局、街区肌理、历史遗存的整体保护,整合打造“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心公园,把江苏园博园建成长三角重要文旅地标,提高世界文学之都、国际和平城市美誉度。彰显绿色宜居的生态美,共抓长江大保护,建好“一江两岸”九大城市客厅,全市域消除劣V类水体,更好展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风范。(详情请阅读本号文章:《南京外滩,安放九个“客厅”》)

  彰显安定文明的和谐美。加大教育、农村住房、公共卫生等民生补短板力度,建设南京数字治理中心,深入推广“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做法,高水平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我们将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既持续推动量的合理增长,更注重抓好质的全面提升;既立足当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又着眼长远构筑未来发展优势。”放眼“十四五”,张敬华抛出南京目标: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2万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超70%;八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自主率超90%、综合竞争力进入同类城市前三,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这个愿景,与南京建设科技名城的目标紧密关联,与南京最大的优势紧密关联。

  滚滚长江,见证了南京曾经的古都繁华,也正在见证着这座特大城市的快速崛起。善于包容、懂得专注、富有韧性……这样的南京一定会跑得更快更远,无惧风雨,迎接彩虹。

  整合 新华日报记者 林元沁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