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通 > 要闻 > 正文
经济薄弱村遇到棘手事 15万斤鲜糯玉米滞销盼援手
2019/10/12 11:03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丁亚鹏  

  眼下正是秋玉米大量上市季节,但海门市正余镇瑞丰村集体经营的250亩丰收在望的鲜糯玉米却滞销在地,令当地村干部心急如焚。

  

  瑞丰村位于正余镇南部,地少人多,人均耕地0.7亩,是全镇仅有两个经济薄弱村之一。去年,瑞丰村集体收入只有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万元,在全镇倒数第二。

  今年七八月份,村集体流转村民手中的承包地,因错过水稻种植季节,选种了一熟秋玉米,没想到,已到上市时,便遭遇市场“棒喝”——销售难。“玉米进入成熟期,卖不掉就亏大本了,村里亏不起!”瑞丰村“第一书记”蒋明伍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

  

  

  今年瑞丰村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470多亩,其中种了250亩优质品种“中糯二号”玉米, 150多亩中药材决明子,其余是水稻。250亩糯玉米,按保守估计亩产300公斤计算,产量最起码有15万斤。土地是从村民手中按每年每亩750元标准流转过来的,加上种子、肥料、农药等,每亩500元左右,两项加起来,亩均成本1250元,250亩成本就超过30万元。

  去年曾有批发商到当地田头敞开收购玉米,价格也理想。今年种植玉米前,也曾有玉米批发商口头向村干部承诺包销,但直至现在不见人影。“去年晚玉米每斤还能卖到1.6元-1.7元,现在虽然只有每斤1.2元,但有价无市。”村委会主任庄永芳说,今年村里种植的糯玉米品质好,颗粒饱满,而且采用传统种植方法,极少施化肥和农药。“现在除了零星卖掉的几千斤外,基本上还没开张呢。”

  

  

  蒋明伍说,自己由海门市自然资源局委派到对口帮扶瑞丰村担任“第一书记”才5个月,没想到,就遇到玉米卖难的棘手事。这些天,他每天5点多钟就到村里,带人到地里看货,晚上七八点才回到宿舍。“人很辛苦,但如果能把鲜糯玉米销出去,吃点苦也值。”

  瑞丰村的村干部们热切期盼大型商超、农产品经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能够帮他们一把,为经济薄弱村增收出力,早日甩掉贫困帽子。

  交汇点记者 丁亚鹏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