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南通 > 要闻 > 正文
真心英雄|隔离点里的“临时管家”
2020/02/22 14:21  交汇点新闻  

  “今天进来2人,解除隔离观察4人,明天隔离服要再多领10套;四楼小季反馈菜汤有点咸,一楼陈老太需要高血压药片,明天下午两点周大姐家属过来送换洗衣物......”夜深了,南通海门开发区江海风情园集中隔离点底楼小房间依然灯火通明,“临时管家”陆杰正猫着腰在自己的手机备忘录上整理着琐碎的工作日志,此刻时间已过午夜12点,在反复核对内容无遗漏后,他才一头扎进了被窝。从2月1日开始,陆杰22天如一日,坚守在这个别人眼中“风口浪尖”的集中隔离点上。

  “临危受命”

  陆杰所在的江海风情园集中隔离点主要接纳从湖北返(抵)海门开发区人员和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当过兵,做过社区副书记,在隔离点当‘临时管家’还是头一回。病毒谁都怕,但总有人要承担起这份责任,我是党员,这里需要我!”回忆起集中隔离点建立当天的“临危受命”,这个85年的大男孩一脸毅然。当天接到任务后,陆杰简单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就告别妻女投身这个未知的“新战场”。面对近距离接触风险较大、防控物资紧缺、饮食缺少保障等现实问题,以及春节休假找不到人手等工作窘境,陆杰坦言自己心理压力很大。

  “新人最难做的就是统筹工作。”隔离点第一天的手忙脚乱,陆杰至今难以忘怀,“就‘送餐’这样听起来最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其实非常辛苦。第一天用餐人数最多38人且分布在五个楼层,由两名送餐员走楼梯送餐,穿好隔离服实在是行动不便,所以送完一餐要花近两个小时。”等送餐员再吃饭时,饭菜早已经凉了。陆杰一直心疼两个送餐大哥,但隔离服实在紧缺,人员分配上不可能再作调整,作为弥补,此后的每顿饭,细心的他总会掐着时间将送餐员的饭菜再热上一遍。

  “临时管家”的一天从早上6点开始。接收隔离人员、统筹配送三餐、接听等餐人员的电话抱怨、记录反馈驻点人员进出信息、疑似病人的检测和确诊病人的转院、整理工作日志……事无巨细。这些事,陆杰几乎都要亲力亲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无时无刻不在操心”。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睡觉时一定要放在床头,每天免不了有几个“深夜”电话,他照单全收。几天下来,陆杰的深度睡眠作息被硬生生逼成了浅睡眠,但他毫无怨言,他说自己能理解他们焦灼忧虑的复杂心情,也很愿意挪出一点时间和他们“唠家常”,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不安的情绪。

  “绝不做逃兵”

  “这里年龄最大的是86岁的陈老太,患有高血压,安排她住一楼,她儿子就在隔壁;最小的18岁,是此前已确诊病例黄某贤的孙子……”说起隔离点的人员情况,陆杰如数家珍,多数隔离人员很配合,但也有让“临时管家”陷入被动的棘手情况。2月10日,隔离点来了个姓季的小伙子,他是此前确诊病患鲁某威的直接接触者。当天小季情绪激动,不吃不喝,大吵大闹,并拒绝体温测量等一切检测性工作。陆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赶紧请来了隔离点的心理疏导员上门劝导,却被小伙子拒之门外。陆杰明白,在这种紧张的疫情氛围下,一个人的负面情绪随时可能点燃其他敏感者的情绪波动,导致集体失控。想到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他顾不上吃饭,赶紧求助公安防疫先遣队相关同志进行法律支援。苦口婆心几个小时后,小季才勉强配合,但陆杰还是不放心,他又挨个电话联系其家属及单位领导,说明情况,确保共同稳定小季情绪。此外,他还时不时给小季发微信关心他,很快“临时管家”的立体劝导法奏效了,小季态度转好,隔离点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咳咳咳……”2月2日傍晚5点,隔离点三楼小施房间传来一阵急促的干咳声,陆杰的心一下子吊到了嗓子眼,经医护人员体温检测,高于正常温度!他赶紧联系了市里的专用救护车。下午5点半开始,“临时管家”陆杰和其他9名工作人员镇守大厅,9个人面目凝重,相顾无言,不断站起又坐下,来回踱步;深夜11点半,专用救护车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中缓缓驶来,长达6个小时的等待终于结束了。送走小施,陆杰等9人又对隔离点进行消杀处理,回到房间已是凌晨1点,陆杰感觉全身瘫软。“真是特别焦灼煎熬的6个小时,有一种我媳妇生闺女我在外面守着的感受。”后经医学检测,排除了小施患病可能,属虚惊一场,但对陆杰来说,那是一段紧张到窒息的经历,这样磨砺心志的经历更加坚定了陆杰当好“临时管家”的决心,“隔离点突发情况很多,作为临时管家,要有担当,绝不能扔下集体当逃兵!”

  “温情时刻”

  日复一日坚守在隔离点的日子很苦,但“临时管家”陆杰心底却藏着很多“温情时刻”。“最开心的事情是看到这里的隔离人员平安离开,他们笑着挥手感谢我们的照顾,对我来说也是送走家人的感觉。”陆杰会习惯性拍照留下这些瞬间,这些瞬间记录着他与战友、服务对象共同战“疫”的点点滴滴。

  “现在隔离点还提供水果、牛奶和热汤。”伙食上的改善让临时管家的工作有了更大的推动力,“张炎书记、宋涯主任很关心隔离点工作,多次亲临隔离点嘱咐我们要照顾好隔离人员,让他们跟上营养。”在开发区领导们的支持下,这里的生活一天天改善,陆杰的微信里还收到了隔离人员的不少好评。

  2月17日,兄弟村首例确诊患者周大姐治愈归来,按照规定她需要进集中隔离点继续接受医学观察。陆杰接到她时,周大姐有些吱吱唔唔:“小伙子,海门的习俗是出院后要吃一碗面,你能帮我吗?”陆杰很想满足周大姐的心愿,但这个节骨眼上店门紧闭,盒饭又是统一配置的,实在是拿不出面条。最后他准备了两桶泡面,附上两个鸡蛋给周大姐送过去。半个小时后,他收到周大姐的短信:谢谢你,陆管家!

  “刚开始我的战友们个个都很沉默,很压抑。”这是陆杰对隔离点工作伙伴的印象。为了缓和气氛,陆杰总是瞅准机会,冷不丁给大家讲几个笑话。其实陆杰知道自己并不擅长这些,只是作为“临时管家”,除了隔离人员外,他也有责任照顾好战友们的身体和情绪,让这支特殊的队伍保持健康、强大!隔离点运行期间还受到了开发区卫生院周俊院长的大力支持,无论是隔离人员的日常用药购买还是隔离物资的分配,周院长花了不少心思,在临时管家陆杰看来,这些是值得铭记的温情时刻。

  晚上睡不着的时候,陆杰会把妻女的照片拿出来看看。因为这场疫情,陆杰和家人错过了所有团聚的时刻。“他们很支持我,女儿跟我说最多的是爸爸加油!”说起家人,这个大个子红了眼眶,结婚以来陆杰从来没有和妻子女儿分开这么久,“也不敢经常和她们视频,怕自己坚持不下去。”陆杰说自己没有时间想家,隔离点那么多的战友和隔离人员,就是自己的家人。

  作为江海风情园集中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一员,陆杰用实际行动兑现着党旗下的承诺,他表示:“蹲守至警报解除,我责无旁贷。”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