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漫话 > 正文
漫评:把脉个人信息安全“症结” 固守个人信息保护“气血”
2020/10/20 15:19  盐阜大众报新闻客户端  

  近日,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亮相。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按照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会同中央网信办凝聚众智、集聚众力,全面考量社会、产业、个人等不同层面的诉求,让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在浓浓秋意中进入公众眼帘。

  找准个人信息安全的危害之源。公民的姓名、身份证号、个人行踪等被泄露倒卖、上网数据被社交平台偷偷收集分析、网站制定“霸王条款”获取个人隐私信息……这些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乱象因背后利益的驱使,严重危害了国家信息安全和公民的安全感,如今都在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得以刮骨疗毒。

  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之网。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平衡个人信息保护和公民个人信息被过度解读的重要防线,在保障网络安全、个人信息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应运而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聚焦突出问题,健全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确适用范围,赋予本法必要域外适用效力;维护国家利益,完善个人信息跨境提供规则;落实保护责任,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职责分工,突出网信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加大惩处力度,对违法行为设严格法律责任。从六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强法律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形成日臻完善的制度、提供日益坚固的保障。

  守卫个人信息保护的多方之依。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当前各式各样的利益诉求,投机取巧的科技手段,给网络安全治理和个人信息保护提出新考验,因此打击非法利用或售卖个人信息违法违规行为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相关政府部门要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与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利用市场的杠杆力量,积极探索市场安全的第三方制衡机制,在个人信息保护和公民个人信息被过度解读之间寻找平衡;运用技术的创新手段,全方位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为保护个人信息架起坚实屏障……政府、市场和技术协同出力,方能织牢织密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网。

  个人信息安全不仅关乎网络安全、国家安全,也关乎数字经济发展能否真正行稳致远。只有把准个人信息安全“症结”,方能守好个人信息安全“气血”,为网络安全、国家安全疏通堵点,努力推动数字经济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盐城 殷海婷 )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