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守“根”固“魂”,建设“中国道路”上的文化强国
2019/06/19 16:25  苏州新闻网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出泱泱中华。今天,有人把中国的崛起,称作为“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这里不仅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制度模式的创新,更是中华文化的弘扬、价值体系的重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把握方向,留住中华文化之“根”。把握文化方向,就需要把握其高远之处、其仰止所在,才能在高天厚土间树立文化的坐标。文化软实力的比拼,说到底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要让24颗种子生根发芽。当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有了深厚的土壤,也拥有卓越的力量。

  创新载体,守住中华文化之“魂”。一味固守,千篇一律,只会让文化丧失活力;善于推陈出新,呼吸现代新鲜的“氧气”,才能不断让文化的枝叶舒展,绽放新芽。千年生生不息,文化可谓“别具一格”;而面向未来,更需要让文化在时代的土层中“别开生面”。坚持创新创优文化内容,实现观念与手段、内容与形式的向纵深方向创新,让文化服务新时代的人民,让文化的光芒无“微”不至照射进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多元共存,收住中华文化之“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要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善于鉴别不同性质的文化,自觉抵制腐朽没落的文化,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以文化自信作为甄别文化优劣、应对文化冲击的核心力量,在自信、自立、自强中,彰显中国特色。洋为中用、开拓创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化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

  一个有深厚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有长久屹立的精神支撑,才能拥有复兴之魂。在时间的轴线上,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在精神的维度中,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在世界的尺度上,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建设“中国道路”上的文化强国,我们正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陶然)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