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地评线】飞天网评:逐梦新征程当好大别山精神的新传人
2021/09/12 16:44  中国甘肃网  

  在我国中部,鄂豫皖三省之间,有一座绵延八百里的山脉,这里就是大别山——一座革命的山、红色的山、英雄的山。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革命斗争不断、革命火种不灭,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孕育了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

  走进历史深处,我们不会忘记,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大别山是中国敌后抗战的“模范区”,曾出现国共合作、全民抗战的大好局面;大别山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之地,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大别山是解放军渡江作战的前进基地和渡江后的巩固后方……从这里走出了3支主力红军、349位开国将军。这里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这首由大别山小调“八段锦”填词而来的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直唱遍全中国,传唱至今,经久不衰,唱出了大别山精神的要义所在。

  穿透时间的轨迹,我们不会忘记,大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著名的黄(安)麻(城)起义、商(城)南起义、六(安)霍(山)起义为标志,建立形成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为仅次于中央根据地的第二大苏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李先念同志率领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在大别山西部建立了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实现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转折……漫长的革命斗争中,不管形势多么险恶、斗争多么残酷,大别山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不屈不挠地开展革命斗争,由此产生了众多著名的“将军县”“红军县”“烈士县”,是我们领悟大别山精神的宝贵“钥匙”。

  跟随时代的脉动,我们不会忘记,“坚守信念、对党忠诚”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核心;“依靠群众、团结奋斗”是大别山精神的精髓要义;“不畏牺牲、无私奉献”是大别山精神的崇高品格;“胸怀大局、勇当先锋”是大别山精神的鲜明特质。虽然大别山革命斗争已经成为历史,但大别山精神却不因岁月流逝而褪色、不因时代变迁而黯淡。大别山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脉相承,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和理想之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根本宗旨、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的红色血脉。

  历史造就大别山精神,时代需要大别山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发展任务紧迫繁重,改革攻坚艰苦卓绝,外部环境极端复杂。我们所面临的风险挑战、承担的历史重任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大别山斗争。传承和弘扬好大别山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就要铸牢“坚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打牢“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树牢“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固牢“胸怀大局、勇当先锋”的鲜明特质,鼓足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为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赓续红色血脉中彰显共产党人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当好新时代新征程大别山精神的新传人。(林伟)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