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评论 > 要论 > 正文
中经评论:国家“团购”挤水分,让百姓用得上好药
2022/01/14 22:04  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要用有限的医保资源满足最多人口的基本需求,不仅是一道世界难题,同时也考验着业内各方的勇气决心和责任担当。期待带量采购这个“小切口”能够牵引相关改革,促使生产流通、价格形成、医保支付、质量监管、供应保障、合理使用等政策有效衔接,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用药需求。

  老话讲,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因“你们是不是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等“砍价金句”走红的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已成功通过试用期,正式就任福建省医保局药械采购监管处处长。这赢得了网友们一片赞誉。

  医保谈判“得民心”,正是我国不断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的缩影。三批集采次次瞄准“用药痛点”,400余个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约50%;医保谈判再纳新药好药,首次为高值罕见病救命药“亮绿灯”;集采高值医用耗材再度“发力”,人工关节平均降价82%……2021年,医药领域交出的“民生账本”可圈可点,这背后“增”的是民生福利,“减”的是百姓负担。

  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和医保基金购买的需求侧,一头连着医药产业和医疗服务的供给侧。集中带量采购,也就是国家“团购”,通过以量换价,挤压药品虚高“水分”,减轻患者负担。另外,带量采购是建立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企业自主决定是否参与,有公平公开公正的规则。谈判结果自然是多方共赢。与此同时,带量采购挤掉了流通过程中的灰色费用空间,也促进了医药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提高质量上。

  当然,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为此,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持续降低医药价格,让患者受益。不论是“以慢性病、常见病为重点,继续推进国家层面药品集采”,还是“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抑或是“保证中选药品和耗材长期稳定供应,加强监管”,每一项对应的都是民生关切,旨在让老百姓用得起药,用得上好药。

  近日,湖北牵头19省联盟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开标,采购规模近100亿元。最终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据19省联盟年度需求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过26亿元。应当看到,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从最初的化药集采,到高值医用耗材、生物制剂集采,再到中成药集采,构建出了全方位推进医药集中采购改革的“拼图”。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医药企业来说,集采中选意味着拥有巨大市场用量,只要确保产品质量与供应,严格履约,实现盈利有保障。以前,由于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各家的产品差不多。今后在新采购方式、新竞争形式下,企业必须做好药品研发,布局好产品管线,管理好供应链,才能在集采中胜出。而且,中选企业一旦出现违约,将会被依法依规处理,这也是对诚信经营企业的尊重和保护。

  我国人口世界最多,参保人数世界最多,而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要用有限的医保资源满足最多人口的基本需求,不仅是一道世界难题,同时也考验着业内各方的勇气决心和责任担当。期待带量采购这个“小切口”能够牵引相关改革,促使生产流通、价格形成、医保支付、质量监管、供应保障、合理使用等政策有效衔接,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用药需求。(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