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宿迁 > 要闻 > 正文
全力打造美丽江苏建设宿迁样板
2020/12/14 08:51  交汇点新闻  

  良好生态环境是宿迁最大的资源优势,是宿迁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宿迁市围绕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和江苏发展“绿心地带”,全力打造让绿水青山充分展现、金山银山充分体现的美丽江苏宿迁样板。

  突出“三生融合”,全力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着力将良好的生态资源保护好、利用好。优化“三生”布局。精准把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布局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强化“三线”控制。着眼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先后编制骆马湖和洪泽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等多项生态规划,确保发展更加绿色、更可持续。注重规划“留白”。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理念,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土地开发强度,推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多规合一”,确保开发建设更加高效、集约。坚持“积极有为”与“主动无为”相结合,合理划定功能留白地块,努力做到“不留遗憾、少留遗憾”。精塑生态特色。充分发挥“两湖两河”水资源优势,全力推进骆马湖东岸和大运河、古黄河沿线“一岸两线”生态系统建设,形成了“以水串城、清水绕城,水绿交融、人水相依”的滨水特色。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思路,系统推进园林城市、缤纷城市建设,形成以林荫路系统为网状框架,多层次、多功能的绿色生态网络,成功获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突出“三化并进”,全力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推动产业体系和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聚焦绿色化。以千百亿级产业培育行动计划为抓手,以20条骨干产业链条为重点,积极推进企业节能化改造、清洁化生产、循环化利用,推动产业绿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聚焦一体化。围绕打通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的路径,因地制宜培育“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努力走好“生态+”特色之路,切实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聚焦数字化。坚持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方向,加快培育以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度和环境友好度不断提升。

  突出“四管齐下”,全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坚持原生态保护与优生态治理并进,全力筑牢美丽宿迁生态基底。做好生态容量“加法”。牢固树立山水林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大力实施植树造林等“增绿扩容”工程,持续推进河湖禁采等“生态修复”项目,洪泽湖、骆马湖退渔禁捕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全市林木覆盖率全省第三,自然湿地保护率三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做好问题整改“减法”。全力抓好中央和省督察反馈等问题整改,黑臭水体等一批环境重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河湖“四乱”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全面整治。做好生态设施“乘法”。以雨污分流、垃圾分类等设施建设提升污染收集水平,以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功能完善提升污染物处置能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做好污染治理“除法”。聚焦污染物排放源头,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行动。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扬尘、工业废气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大气指标均已完成“十三五”规划约束目标。全面开展水体全域协同治理,深入实施大运河沿线、骆马湖东岸“一线一岸”、西南片区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全市省考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到省考约束性目标,成功获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坚持精准化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相结合,扎实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

  突出“四项机制”,全力推动治理常态长效。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长效,健全高位统筹机制。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一把手”带头抓生态责任制、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突出环境问题约谈督办、生态环境损害过错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形成责任落实、执法监管、约谈督办、追责问责“四位一体”推进机制。健全法治管控机制。坚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零容忍”,制定出台了城市绿地保护条例等3项地方性法规,明确项目准入等标准导则,为各类行为划清红线和底线。健全智慧监管机制。坚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依托,推动生态环境在线监管网络平台与城市综合运行平台互联互通,全面提升污染防治自动监测和实时预警水平。健全市场调控机制。坚持激励和约束双管齐下,建立生态补偿、环保信用评价、绿色金融等制度,推动生态环保与资金奖补、贷款融资等挂钩,着力构建让生态损害者赔偿、保护者受益的体制机制。

  作者系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 王 昊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