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苏州 > 要闻 > 正文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208家 揭秘江苏昆山“科创之城”背后的精彩
2019/07/10 17:09  昆山日报  

  昆山顺大势,立潮头,举全市之力打造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人才

  科创,集聚向上的力量

  

  昆山高新区加快构建以阳澄湖、傀儡湖、大渔湖为支撑,亭林园、森林公园为绿肺,智谷小镇为核心的“三湖两园一镇”科创格局。图为智谷小镇。记者 顾 洁 摄

  哪座城市驱动力变得早、变得快、变得实,就意味着今后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更强的竞争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昆山深谙此道,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牵住人才科创这个“牛鼻子”,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由此,一股发端于人才科创的强大创新动能,在昆山加速集聚,不断升腾。

  “科创之城”背后,其“实”同样精彩:全市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208家,近30个院士项目在昆山落地创业,120名国家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总计639个昆山市级以上双创人才和团队在昆山创新创业,人才贡献率达50.94%,人才指数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连续5年位居县级市第一……科创之城建设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狠抓人才科创,昆山有了同更强的对手去竞争、去比拼、去较量的机会。近一年的实践,“人才科创”在昆山这片沃土之上,蓄势燎原,生机勃发。

  服务国家战略

  构建开放创新的大格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今年6月上旬,昆山考察团远赴白俄罗斯、俄罗斯,先后开展5场活动,签署7个合作协议,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为产业科创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更高水平“走出去”的另一面,是更大力度“引进来”,邀请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的大院大所院士、教授来昆山开展技术交流对接活动19场,促成16项科研项目、平台载体和人才引进合作。

  弈棋落子,首重布局。去年以来,“科创之城”建设框架全速铺开,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平台载体以国际化标准向前推进,构建起了多点支撑、板块联动、全面发力的开放创新“大格局”。

  “打造科创之城,是大城市发展的潮流所向,是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扩大领先优势的关键所在。”昆山人深知,竞速新一轮发展,必须要打破院墙壁垒,拥抱更为广阔的科创资源。

  去年以来,昆山开发区加快建设滨水景观带、创意园、总部园、孵化园、加速园“一带四园”科创格局,推动光电、半导体产业量质齐升;昆山高新区加快构建以阳澄湖、傀儡湖、大渔湖为支撑,亭林园、森林公园为绿肺,智谷小镇为核心的“三湖两园一镇”科创格局;花桥经济开发区高标准打造中韩(昆山)智能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培育壮大“四新经济”。根据计划安排,今年,夏驾河科创走廊将启用55万平方米、阳澄湖科技园启动新建80万平方米、花桥国际创新港新增30万平方米。

  狠抓人才科创,昆山“创”出的不仅是一个个项目和产业,更是聚全球之势,谋创新之道。去年以来,昆山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瞄准自主可控发力点,点燃人才科创主引擎,在定位布局、体系建设、政策创新、环境营造、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推动产业迈向创新链高端。

  厚植科创沃土

  创新生态成就创富梦想

  袁涛博士在研究5G手机天线时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经昆山牵线搭桥,他和复旦大学合作,顺利攻克难题,年销售额过亿元,在行业中排名全国第三。袁涛是昆山科创人才成功的典范,他白手起家,成长为昆山本土培育的国家第十一批“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去年,他的公司睿翔通讯与高新区共同成立了研究院。

  但凡人才,最大的愿望是有所成就,事业上的成就感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建设国家一流的产业科创中心,绝不是光嘴上说说、纸上写写能实现的。”市科创办(人才办)负责人表示,推进产业科创中心建设,关键是能否吸引海内外大量的优秀人才来这里创新创业,为科创之城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去年11月3日,昆山产业科创中心建设推进大会表彰首批昆山市“头雁人才”及团队,其中,南策文院士团队获得1亿元项目资助。半个月后,国内首条固态锂电池量产产线就在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运,并在昆投资10亿元建7条生产线。项目落地以来,团队默默推动成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在他们看来,之所以能取得重大突破,正是靠着集结人才,形成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创新决胜未来,创新呼唤人才。近年来,昆山强化“种好梧桐凤自来”理念,构建引才留才用才新机制,出台支持人才科创的真金白银政策,人才各显其能、各建其功的广阔舞台已经形成。而今,昆山作为“无处不在”,昆山服务“随时在线”,比如整合设立5亿元综合信用风险池和15亿元人才科创专项资金,配套制定双创人才(团队)、产业人才等20多项实施办法或细则等。

  昆山抓住“用才”这个核心,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目前,全市有超20名海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在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都有科研或成果转化项目。

  智联大院大所

  创新盆景连成产业风景

  “我们带着技术难题而来,收获的却是专家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金点子’。”在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上海专家技术诊断会上,昆山华航威泰机器人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当天,上海高校专家对技术需求进行分析,为技术攻关“把脉”。

  思路清则行稳致远,重点明则事半功倍。3月14日,昆山启动实施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发布千项企业技术需求。四个月来,昆山先后组织528家次企业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等国内外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精准对接活动115场,实施技术攻关项目195项,签约建设平台载体18个,新增投入1.85亿元,两个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昆山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产业化思维推进科技创新,“前端”与大院大所无缝对接、“中间”面向全球开展技术攻关、“后端”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创新要见“群山”,更要见“高峰”。随着科创人才近悦远来,科创项目集聚壮大,在昆山涌现出一个个科技创新的“优等生”。昇印光电先后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年均销售增长达800%以上;丘钛科技总投资6亿美元的高清摄像头模组及汽车摄像头模组项目落地,上半年产值增长超过40%;能讯半导体抢抓5G发展机遇,产线改造扩容后将具备年处理4英寸氮化镓晶圆5万片的能力。从技术到产品,更多“创新盆景”将在昆山连成“产业风景”。

  昆山奏响“人才+科创”和弦,新产业的培育所释放的动能,反映在昆山经济“成绩单”上。今年1~5月,昆山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69亿元,同比增长10%;新设外资项目95个,新增注册外资6.2亿美元;规上企业产值同比增长超2%,增幅领跑苏州各县市(区)……产业结构更优了、发展模式更绿了、生态环境更美了,这些都为昆山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创之城,预见未来。”“2019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昆山专场活动中国昆山创业周”正在走来,一个拥抱创新、加速奔跑的昆山,必将创造出无限机会、无限可能。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