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我与祖国共成长 | 黎介寿:精诚大医 济世强国
2019/09/14 17:38  央广军事  

  央广网9月12日消息(记者黄翔 董育铭)黎介寿,1924年出生,原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我国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先后荣膺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奖、中国医师奖、全国科技大会奖,被表彰为全军培养人才先进个人,荣立一等功。

  

  黎介寿(资料图)

  2019年5月23日下午,东部战区总医院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仪式,为96岁的中国工程院黎介寿院士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走过90多载人生春秋,跨越新旧两个社会,从事医疗工作70年,如今,当这枚沉甸甸的金色荣誉勋章挂在胸前时,黎介寿院士不由得百感交集,心潮澎湃。

  “我很高兴接受这个荣誉勋章,对我来讲,这是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我出生于1924年,至今快要走完了一生的路,但是现在回头看,这一路走过来是非常幸运的,我感觉很高兴。”

  

  年轻时期的黎介寿

  出身于湖南浏阳一个书香门第的黎介寿,与哥哥黎鳌、弟弟黎磊石三个同胞兄弟,出生在风雨如晦、备受外国列强凌辱的旧中国,成长在日益强大的新中国,伴随着祖国的发展与进步,他们在医学领域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先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学与卫生学部院士,成就了“黎氏三兄弟同为院士”的一段传奇和佳话。回忆起九十多年走过的人生道路,黎介寿老人对当初选择跟着共产党走,积极投身新中国医疗事业,依旧感到无怨无悔。

  “从我懂事起,一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所经受的,都一直是在战争中。所以小时候,我一直向往着,长大了能为国家做点什么事情。”

  少年时代的黎介寿经常在战火中随家人颠沛流离,但是读书报国的信念却始终如一。1944年,弃文从医的他以优异成绩从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南京中央医院做实习医生。由于他勤学钻研,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

  随着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响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择摆在黎介寿面前:是随国民党一起去台湾,还是留在大陆?黎介寿与弟弟黎磊石彻夜长谈,一致做出了和大哥黎鳌一样的决定,留下来,跟着共产党,建设新中国。

  

  黎氏三兄弟(左边黎磊石,中间黎介寿,右边黎鳌)

  “南京解放的时候,我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是留在大陆,还是跟国民党去台湾。此前国民党的所作所为,我看得很清楚了,是腐败无能,不能领导我们国家强盛起来。而解放军的官兵和国民党的兵是完全两样,这也就说明共产党的领导与国民党的领导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开始觉得,我留在大陆是对了,跟着共产党走是有希望的。”

  1950年,黎介寿所在的南京中央医院被解放军部队接管,正式更名为华东军区医院,5年后,又更名为南京军区总医院。那时候,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医疗事业也在艰难中缓慢起步。尽管当时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较为落后,但朝气蓬勃的新中国让黎介寿和同事们,对未来的一切都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那时候,我们国家缺医少药,条件非常艰苦。早晨我们去查房的时候,给病人抽血、打针,都是由我们医生做,现在都是护士做的工作,原来我们做。晚上就睡在医院里,我记得是两栋铁皮房子,临时搭的,现在的工棚都比它好。解放军的指导员基本上天天在病房里头,我们晚上抢救病人值班的时候,他都陪着,他给你烧点水、烧点面条,医院里的生活就逐渐恢复了。”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两年之后的1952年,28岁的黎介寿作为华东军区医疗队副队长,带队在朝鲜战场后方参加伤员救治工作。志愿军将士们在严寒中不计个人安危浴血奋战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回到医院后,黎介寿立即递交了入伍申请书。

  “当年,我参加了军队的很多医疗工作,到后来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我越来越觉得,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确实不同于国民党军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凝聚力非常好,所有的战士能够一心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党和政府全力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了解决缺医少药,传染病、地方病肆虐等问题,国家大力发展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年轻的黎介寿和同事们有了更加广阔的事业舞台。1963年,39岁的黎介寿终于被批准特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军医。他长达半个世纪的肠道病研究也从此拉开了序幕。

  

  那一年,黎介寿所在的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了一名生命垂危的小男孩。患者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发生肠扭转,经过紧急抢救,扭转的小肠虽然被复原,但是,由于扭转时间过长,患者的小肠已经严重缺血,情况非常危急。

  “肠子扭转像什么呢?就像我们这么拧毛巾,一扭的话,肠子的血管就不通了,等肠子再松回来以后,但肠子的血已经恢复不到原来的样子,都成了黑色的。肠子上的血管,如果血液停止流动六个小时后,这个肠子的功能就不能再恢复了。而当时这个小孩正处于这种情况。那个时候,营养治疗、移植小肠的技术都没有,实际上就宣布了他的死亡。”

  那时正值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国家肠道医学领域的研究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面对这个棘手的难题,外科医生们也陷入了两难境地:要保住小男孩的性命就必须及时切除因缺血而坏死的部分小肠,可是,如果切除的小肠过多,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术后小肠机能又很难恢复。怎么办?

  “主任就把我们科里的人都找去,商量治疗的办法。当时大家提了很多的方法。我说使用某一种药,可以使血管扩张。大家说还能用药吗,血管已经痉挛了,血压已经掉下来了,你再用药就会使血管扩张,那个血压不就掉下去了吗?后来我说,先打十分之一剂量的药,打一个小血管试试看。结果这个小血管一打,肠子的颜色变红了,这一下就有希望了。于是,我们又把剩余的药,打到大血管周围,结果这个肠子就全好了。”

  按照黎介寿提出的方法进行抢救,已经变成黑色的小肠逐渐恢复了红润,小男孩终于从死亡的边缘被奇迹般地拉了回来。但是,如何让这些缺血的小肠恢复正常机能,又成了摆在黎介寿面前的一个新难题。

  “肠子缺血以后,后面应该怎么办呢?主任对我说,这个治疗方法既然是你提出来的,就交给你负责了,我就管了他三个月。这三个月时间里,我白天守着他,晚上就去查资料,琢磨着怎么去治疗。当时不知道的问题太多了。”

  不知道的太多,想研究、想治愈的疾病也太多,在那个时代,这几乎是医生们共同面临的一个专业问题。而就在这时,他积极要求入党的问题也没有解决。那些年,尽管他一直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但由于身处一个特殊的年代,他27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历经30年时间却未能如愿。但尽管如此,他对党的感情不仅从未改变,爱党信党的心火反而愈燃愈烈。

  

  黎介寿院士下部队,深入训练场进行疾病调查,与战士亲切交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古老的中国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79年,黎介寿的入党申请获得批准,年届55岁的他,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宣誓时,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他的双眼已噙满泪水……

  “这30年中间,我确实受过很大波折,但是我没有放弃我的信仰。因为一个人做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信仰,要知道朝哪个方向走。我的方向是为了人民服务,是国家强盛,所以跟着共产党走,也就是为人民服务,所以这个信仰是不可改变的,是我从内心中生发出来的,我这一辈子也就是走的这条路。”

  

  加入党组织后的黎介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更加坚定。这一年,南京军区总医院成立了全军腹部外科中心,在这里,黎介寿投入全部精力和心血,对肠道医学展开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

  1987年,医院收治了一位因腹腔大出血、整个小肠被切除的患者。经诊断,治疗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为患者移植一段小肠,可在当时,这项手术不仅在国内是空白,即便在亚洲也没有成功的先例。最终,黎介寿和同事虽然用尽了各种治疗手段,但也没能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那一夜,他把自己关在空荡荡的病房里,流下了愧疚的泪水。

  “那个时候就想,肾脏能做移植,肝脏能做移植,胰腺也在移植,小肠为什么不能做呢?做小肠移植,当时文献上记载没有成功的,连动物治疗的记载都没有,确实是一点资料都没有,一点概念都没有。”

  这件事,一直在黎介寿心中无法释怀,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小肠移植这个世界性难题攻克下来。为此,他把办公室搬进了动物实验房,开始养猪、开刀和观察,不间断地记录和分析动物小肠移植实验的每项数据。

  “就在那个棚子里面做,没有通风设备,还有猪的粪便味道。冬天呢,我们就给猪烧炭盆,烧煤炉,夏天没有电扇,夏天我们给猪浇水,一天浇几遍水。”

  

  手术中的黎介寿院士

  就是凭着这样一股不怕脏、不怕苦的韧劲儿,黎介寿通过6年坚持不懈的尝试和探索,终于在1992年成功完成了亚洲首次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实验。动物试验成功后,黎介寿马不停蹄,开始着手把小肠移植推广到临床。两年后,经过艰辛的努力,黎介寿终于为一位短肠综合征患者成功移植了250厘米的异体小肠。

  “第一例手术是我自己做的,那年我70岁,我亲自上的手术台,做了12个小时,给她做成功了。”

  黎介寿的这台手术,打破了亚洲小肠“零”移植的记录。此后,黎介寿在这一领域继续进行探索,并且不断续写着医学传奇。2003年10月,他成功进行亲体供肠肠移植,从而完成了对肠功能障碍的系列研究;2010年,他带领团队研究的“肠功能障碍的治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的医学成果不仅造福千万患者,而且蜚声国内外。

  “我觉得,我们对腹腔感染的治疗技术,即使在国际上来讲,也应该算是走在了前列。近些年,我们到国外参加一些国际会议,在讨论到一个问题的时候,经常有外国人就问,黎医生是什么意见?这就说明,我这个黎医生是值得他们重视的,说明我这个黎医生所做的工作,还是有重要价值的。”

  

  黎介寿院士向年轻医务人员传道授业解惑

  从医70多年来,黎介寿老人在医学领域刻苦钻研的同时,也亲眼见证着国家和军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从早期群众看病的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B超、CT、核磁共振”;从背着药箱走街串巷的“赤脚医生”到互联网医疗专家远程问诊,我国的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人民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作为一名老军医,黎介寿对此感到无比欣慰。

  “这几十年的时间走过来,现在跟过去一对比,国家确实是一年比一年好,是在不断前进。”

  2018年11月,随着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的深化,黎介寿所在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正式更名为东部战区总医院。现在,尽管已经96岁高龄,但黎介寿仍然坚持参加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带着年轻医生一起到病房巡视。这位已经在肠疾治疗领域奋战了一辈子的老军医,面对病患,目光中依然保持着从医最初的那份热情与执着。

  

  待病人如亲人的黎介寿院士查房时同病人交流

  几十年来,黎介寿院士对人类健康和医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4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国际编号为192178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黎介寿星”,并刊入《国际小行星历表》。从此,浩瀚的宇宙中多了一颗叫“黎介寿”的行星。

  毕生恪守“爱党报国为民”的信仰,始终秉持精诚大医、济世强国的情怀。伴随着新中国70年的脚步一路走来,黎介寿作为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全世界研究肠道时间最长、最有成就的人”,奉献的脚步从没有停息。对于祖国和未来医学事业的发展,他更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医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治病救人。治病的目的是什么?是给病人解决痛苦,为人民服务。我虽然离休了,但是我现在每天还在读书,总觉得有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不够,总觉得治病时还有没解决的问题。我很希望,我们的国家以后在医学上,有中国人自己的特点。我相信,我们国家的医学也好、科技水平也好,肯定要大大地发展。”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