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定了!苏州,“中国药谷”! 未来十年生物医药产业就看苏州
2020/04/25 18:30  苏州日报  

  今天(4月25日),2020苏州生物医药发展大会召开。会上公布了《全力打造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实施方案》(2020—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的公布就是要让生物医药成为苏州永不降温的产业地标。

  《实施方案》有哪些干货?我们一起先睹为快!

  01

  发展目标

  对标并借鉴美国“波士顿经验”,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体系,力争在十年内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和国内最有竞争力、最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中国药谷”。

  2022年

  力争集聚生物医药企业4000家,产业规模突破2800亿元,成为国内获批产品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研发合作模式最新的生物医药集聚区,争创国家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5年

  力争集聚生物医药企业6000家,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初步形成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生命科学研发协作示范区。

  2030年

  力争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一万家,产业规模突破一万亿元,实现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高端人才在苏州集聚创新、一流创新企业在苏州集聚发展、多元创新要素在苏州集聚融合、重大创新成果在苏州集聚涌现,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最具代表性、最具竞争力、占领制高点的“高原”“高峰”产业,成为全球最具辨识度的产业地标。

  各项主要指标年均增幅始终保持在20%左右。

  02

  主攻方向:创新药物

  ◆ 生物药:重点发展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核酸药物、系统靶点药物等。

  ◆ 新型化药:重点发展PROTAC新药开发技术、给药新技术、药物缓释控释技术,及新机制、新靶点、新结构、新药物组合和新剂型(二类新药)化学药等。

  ◆ 现代中药:推进中药药学、中药活性筛选、安全性评价和药理学研究,促进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重点发展针对心脑血管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中药新药及其质量控制、现代工艺等关键技术。

  前沿诊疗技术

  ◆ 基因与细胞治疗: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以CAR-T治疗为代表的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基因编辑等。

  ◆ 新型疫苗:重点发展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抗体疫苗、工程活疫苗、DNA疫苗、RNA疫苗等。

  ◆ 其他前沿技术:人体组织再生、合成生物学、生物3D打印、组学研究和生物信息学大数据融合分析、精准医疗、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等。

  高端医疗器械

  重点发展影像设备、植介入器械、医疗机器人、高通量基因测序设备、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高值耗材、生物医用材料、人工器官、手术精准定位与导航系统、高端康复器材、放疗设备、微纳医疗器械、慢病管理、药械组合、分子诊断设备等。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支撑产业

  重点发展传染病防控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产业,包括精准检测试剂、仪器、医用防护用品及专用生产设备等。

  产业链配套支撑服务体系产业

  重点发展药物生产设备、原辅料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强医疗废物处置配套能力。

  03

  实施路径:打造世界一流产业集群

  一、龙头项目和企业招引

  聚焦世界500强、全球行业前50的企业,力争5年内引入具有世界影响力企业15-20家,并按“一事一议”重点支持。鼓励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境内外上市生物医药企业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符合条件的给予单个最高不超过6000万元资助,在我市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研发中心的,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

  二、地标企业培育

  【加快争取产业化项目落地】

  在我市取得药品注册批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且在大市范围内实施产业化的项目,对总投资1亿元—5亿元的,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资助,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按“一事一议”重点支持。

  在我市取得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且在大市范围内实施产业化的项目,对总投资5000万元—1亿元的,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资助,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按“一事一议”重点支持。

  【强化土地空间要素保障】

  将生物医药产业园和重点生物医药企业生产、研发用地纳入工业和生产性研发用地保障线范围,推行弹性年期出让制度,降低生物医药企业用地成本。

  【率先开展地标企业遴选】

  建立企业筛选指标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每年滚动筛选出15家以上潜力地标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力争5年内形成30家左右细分领域领军企业。

  【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优先支持生物医药企业申报苏州领军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

  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3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最高分别给予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资助;

  对已进入和首次进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的给予一次性300万元奖励;

  药品/医疗器械单品种年度销售首次突破1亿元、3亿元、5亿元、10亿元的,最高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30万元、50万元资助。

  【不断加大设备投资支持力度】

  加大对设备投资的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

  【全力推广新生产模式应用】

  对我市药品或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本市生物医药企业提供研发、生产服务的,对符合条件的委托方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对符合条件的承担委托生产任务的企业,每个品种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资助。

  【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鼓励医药企业开展境内外并购,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金融支持,鼓励各类投资者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形式参与企业兼并重组。

  三、产业载体建设

  【优先建设产业孵化载体】

  力争五年内全市新增孵化载体10个。

  【持续优化跨区合作模式】

  加快推进苏州生物医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

  【全面推广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借鉴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经验,促进载体从空间主导型向产城融合型发展。

  【积极探索产业链生态建设】

  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规划布局涉危化医药,特别是原料药的产业园区,规范建设管理。

  四、产品市场拓展

  【切实推动本地化应用】

  积极帮助推动创新药、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创新医疗器械进入医保目录。推动创新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在省阳光采购平台挂网采购。

  【主动并轨国际市场】

  对新取得美国(FDA)、欧洲(EMA)、日本(PMDA)等机构批准获得境外上市资质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每个产品给予100万元资助。

  抢占全球技术创新高地

  一、创新成果转化

  【大力支持原创新药研发】

  对获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的项目,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资助。

  开展临床试验并在我市转化、符合特定范围内的新药予以资助,对进入I、II、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新药项目,分别给予100万元、150万元和250万元一次性资助;完成临床I、II、Ⅲ期研究的,再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200万元和400万元资助。

  单个企业每年资助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大力支持医疗器械研制】

  对新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资助;

  对新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或其他创新产品,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资助;

  单个企业每年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不断提高仿制药评价通过率】

  对在全国同类仿制药中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按实际投入研发费用的2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不断加大“三首”支持力度】

  鼓励“三首”(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应用示范。对经江苏省级及以上认定的首台(套)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属于医疗器械及医药制造范围的,符合条件的给予1200万元重点资助。力争五年内新增30件生物医药产业相关首台(套)装备。建立医疗器械“三首”推广目录,对首购首用目录产品的本市单位企业,给予一定风险补偿资助。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二、人才梯队建设

  【大力引进行业领军人才】

  【持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分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机构平台搭建

  【全力推进国家级平台建设】

  【尽快推动重点实验室建设】

  【加快打造产业五大配套中心】

  省生物医药创新资源协同运营中心

  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市医药注册申报服务中心

  市级医学转化中心

  市医学影像中心

  【抢先抓好一批关键平台载体建设】

  加快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服务平台、临床试验数据服务平台、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平台、CRO/CDMO平台、生物医药物流平台、医药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等平台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资助。

  【充分用好国家基因库苏州库】

  四、创新资源汇集

  【不断强化国际合作】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持续汇聚行业资源】

  【不断扩大学术平台优势】

  优化产业配套服务环境

  一

  提升临床服务能力

  【持续鼓励医工结合协同创新】

  【大幅提升临床试验能力】

  【着力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

  【完善临床试验风险管理机制】

  【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全力打造国家级试验基地】

  【充分发挥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作用】

  【加快设立健康创新联盟】

  二、政策先行先试

  【重点加快审评审批速度】

  【确保加快药品通关速度】

  提高药品监督检验和生物医药检验服务承载量,由当前7000批提升至20000批。在2020年提前实现“5年内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再压缩一半”目标,争取五年内扩建成为具有首次药品进口资质和生物制品进口资质的口岸。

  【积极探索分类有效管理】

  三、金融资本支撑

  【极力打造产业基金群】

  形成总规模不低于200亿元的具有苏州特色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健康产业基金群。

  【持续增强金融信贷力度】

  对在资本市场实现IPO的生物医药类科技瞪羚企业,由市、县(区)财政给予不少于300万元奖励。

  【探索创新保险产品保障】

  【加紧落实税收优惠支持】

  04

  区域布局

  做强两核

  做大多极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创新基础和空间分布,系统谋划吴中诊断检测及医药加速基地、昆山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太仓医药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常熟创新化药和手术设备基地、张家港骨科材料特色基地、相城智慧医疗及治疗设备基地、吴江特色药研发基地。

  未来十年

  生物医药产业

  就看苏州

  冲鸭!!!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