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孙晓云《书法有法》推出彩色纪念版,《日读论语》适应“碎片阅读”
2022/05/21 15:17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中国书法3000年的历史,是无数才子大儒耗尽日日夜夜、筚路蓝缕穷其一生的积累和凝聚,她历经朝代更替、战火硝烟、时尚变迁,能保留下来可谓弥足珍贵。人类向往着永远、永久、永生,可我们面对的是残酷的现实:文化,是不能遗传、复制和再生的,书法人更是如此。传承书法文化,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代接一代的传授和接续需要从一点一滴、一字一句、一笔一划开始……”

  新书揭幕。从左至右: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院士谈哲敏,孙晓云,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真福

  5月20日,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在校庆专题活动之“百廿书香 启智润心”系列图书展期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的两本书——《书法有法》(彩色纪念版)和《日读论语》,在南大重磅发布。

  对《书法有法》,书法爱好者们并不陌生。该书是孙晓云结合自己多年书写经验撰写的一部沉潜思考之作,出版20余年来被翻译成英、韩、阿拉伯等多个语种,累计再版30余次,一直畅销不衰。该书的特色在于,以引人入胜的问题设置、深入浅出的随笔体探讨了有关书法的若干重要问题,而此次推出的彩色纪念版在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年精装版的基础上,替换高清彩图、修订讹误、精心编校,以满足新时代读者的审美及学习需求。《日读论语》则将《论语》二十篇拆分成一年三百余天的阅读计划,将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典籍相融合,并由著名学者、资深出版人府建明进行深入浅出的释读、翻译以及重点词语的注解等。

  坚守艺术理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高雅精深的书法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孙晓云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的事业。发布式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准确总结了孙晓云的三重身份:书法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者,书法艺术的思考和探索者,中国书法艺术家群体的领军者。

  “省委宣传部连续10多年,在每年春节慰问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我们带去的最隆重的礼物,就是孙老师手书的福字。每年,孙老师还会和省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一起到南京火车站,向南来北往的旅客赠送福字和对联。火车站的党委书记告诉我,有一位普通老百姓,每次凌晨天不亮就赶来排队,说自己11年来收集了孙老师手书的11张福字,希望可以集满12张!可见老百姓们多么喜欢和珍惜孙老师的作品。今年3月,在孙老师的推动之下,中书协和央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出大型书法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书法大会》,以可见可感的视觉呈现方式,让书法艺术活起来,动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书法有法》(彩色纪念版)

  《论语日读》

  《书法有法》(彩色纪念版)和《日读论语》于南大校庆120周年之际、在南大图书馆发布,别有一番传承、育人的深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徐海在致辞时表示,阅读孙老师的作品不难发现,书法和学校的功能其实是一致的,那就是教给人们知识、智慧和美感。不惟两部新书,孙晓云以往的作品也完美糅合了这三种要素: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四书”系列作品为广大读者追崇,《历代家规家训选》成为广大党政机关干部的学习读本,《中国赋》是一部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重磅佳作,《诗意江南》《孙晓云文墨书香临本系列》契合了当下弘扬国学、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去年建党百年之际,孙老师一笔一划地书写古人留下的运河篇章,推出的《运河颂》堪称一位当代书家献给运河的款款深情……

  孙晓云在发布式现场签售

  “我第一次签名售书是在南京新华书店,当时连大气都不敢出。没想到这样的签售活动我坚持了20多年!去年我签书的时候,一个南京大妈对我说:孙老师你辛苦了,我晓得你是全国劳模。她这么一讲,本来很累的我一下子振奋了。我说你怎么知道我最喜欢‘全国劳模’这个荣誉?你可不能夸我,你一夸我就签得更起劲了!”发布式上,孙晓云深情忆起从事书法事业数十年来感受到的、人民群众对她发自内心的喜爱和认可。

  《书法有法》(彩色纪念版)

  对孙晓云来说,深入人民群众的过程,也是感知他们的需求和喜好的过程。孙晓云说,《书法有法》出版20多年来,她收到了数以万计的读者来信,在倾听、对话的过程中,她深入了解了人们对书法的看法、困惑,认识到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需要。在她看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个看似宏大的要求,其实就是从面对面签售、与读者交流开始的,乃至如何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起源于这种真诚鲜活的交流。

  向南大图书馆赠书。图为凤凰传媒出版部樊明主任(右)与南大图书馆馆长黄贤金

  孙晓云透露,她的下一部新书、34000多字的《中华匠心》将由凤凰美术社出版,这是一部关注“工匠”“匠心”的二十大献礼之作。“《考工记》曰,‘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可见,古代对优秀工匠给予极高的评价,清代薛福成也在《振百工说》中说,‘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前民用’,也就是说,中国人想自强自立自信,就要发扬大国工匠的精神,就要有中华匠心。当前的时代环境同样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把握住这条命脉,发扬中华民族的大国工匠精神,同时,只有仰观普察、借古鉴今,方能知己知彼、明辨方向。”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