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泰州 > 要闻 > 正文
走进“禁区”一干就是41年,他成为患者心中最温暖的一盏灯
2019/06/21 11:26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6月18日举办“中国好人”张卫东发布会。义务服务麻风病区41载的张卫东,是溱潼供电所的电工,成为姜堰第13位、也是泰州供电系统第一位“中国好人”。据初步统计,这些年他累计服务2000多人次,医院里的每位病人都接受过他的服务,病患们至今都不知道张卫东是院区的义务电工。

  

  “一个个‘好人’,像一块块巨石,筑起了姜堰的‘道德高地’。”姜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科技园区(罗塘街道)党工委书记薛金林说。姜堰连续22年组织开展月度新人新事评选活动,“最美退休教师”马如松、“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马晓兵、省道德模范李开诚、省“最美基层干部”唐国强……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汇聚出一幅群星璀璨的好人图景,他们用自己的模范行为生动诠释了崇高的道德品质。

  

  现场讲述的《好人卫东》生动展现了一位普通农电工不平凡的举动,给观众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一个电工包、一顶安全帽、一辆自行车……张卫东已经不知多少次摸着夜黑,走进溱湖麻风病医院这个特殊的“禁区”。爬杆接线,维修线路,为麻风病患者送上一次又一次的光明,这一干就是41年。他靠着一辆自行车,为四野八乡的村民们送去光明,带去温暖。一辆带着岁月痕迹的自行车,“永久”地停留在百姓的心中。

  

  张卫东家住姜堰渔业社,距离溱湖麻风病医院五六公里。由于麻风病具有传染性,人们谈“麻”色变,绕道而行。1978年,张卫东成了渔业社的村电工。他背着工具包,利用休息时间走进麻风病医院,闯进了别人眼里的“禁区”,挨个宿舍检查线路,更换了4个坏灯泡。张卫东只要有空,就会到麻风病医院走走,看看病人们有什么需求,在大家眼里,张卫东就是他们共同的亲人。

  82岁的老徐是一位麻风病人,受张卫东的影响当起志愿者,因为病情较轻主动请缨当门卫,义务看门。1978年冬的一天,天寒地冻,他的宿舍停电了,另外两位缺腿的老人急得直哭。那时没电话,院领导准备派人去喊片区的专业电工,没想到,张卫东背着电工包来了。面对大家惊喜疑惑的表情,张卫东说,天冷,想到一些病人洗漱不便,来帮帮忙,正好顺便检查一下线路。张卫东像往常一样,经过消毒等程序,戴上口罩和鞋套,拿出测电笔,检查闸刀里的每个触点,最终发现保险丝断了。随后,张卫东娴熟地打开包,掏出保险丝,夹断、绕线、连接、送电,三下五除二就恢复了光明。那一刻,病人畸形的面容笑成了一朵花。

  溱湖麻风病医院院长唐本东说,40多年来,院区换了一届又一届的院长,唯有张卫东始终如一义务为院区修电。麻风病医院近千亩面积,竖了几十根电杆,电线绵延五六公里。院区在张卫东心里就是一张图,每根杆子竖哪儿、多高多粗、有多少线头,张卫东了如指掌。跑的次数多了,张卫东闭着眼睛也能走遍院区的角角落落。历届院长接力为张卫东记录了服务的次数和人数,累计2000多人次了,麻风病人从当初的600多人到现在的45人,每位病人都接受过张卫东的服务。

  89岁的曹奶奶是院区年龄最大的病人,她满怀感激地说,张卫东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但她还是习惯喊他小张,已经喊了41年了,难改口了。“小张”除了修电,还经常帮他们打扫房间,端饭送衣,洗头理发,无微不至。更让他们感动的是,“小张”还经常自掏腰包,买水果、牛奶、面包等食品送给大家,比亲人还亲。

  再过两年,张卫东就退休了。他说:“退休了,我就更有时间陪伴麻风病人了。”

  交汇点记者 王国柱 赵晓勇 通讯员 姜电轩

标签:
责编:张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