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无锡 > 要闻 > 正文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阳山鱼稻混养尽显“科技范” 物联网技术助“鱼米之乡”丰产丰收
2019/11/10 19:03  无锡日报  

  风吹稻浪,满目金黄。再过几天,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住基村现代水产园的水稻就要开镰收割了,而丰收的不仅有稻米,还有满塘的渔获。

  

  “经过4年不断尝试,这片鱼稻混养田找到了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模式。”面对这片来之不易的心血,水产园负责人陈志健很自豪。他告诉记者,一年前引入物联网技术实施全面监测,让种植养殖变得更高效便捷。如今,这片100亩不施农药化肥的水稻田出产的鱼米很受市场青睐,一斤大米卖到25元,不仅吸引来自上海、苏州等地的顾客前来抢购,还成功打入沪上精品商超,与日本大米一较高下。

  鱼虾日常在田里畅游,可以为水稻翻松泥土、提供天然肥料并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而水稻引来的各种昆虫又为鱼虾提供食物。记者曾于2016年到该水产园采访,当时见到田里养了太湖青虾、小龙虾、彩虹鲷和沙塘鳢这4种鱼虾,但现在变成了甲鱼、黄颡鱼和青虾的组合。原来,其中还有着一段“幸福的烦恼”。“阳山本身生态良好,加上鱼稻混养能够对生态系统起到优化,吸引了成群的白鹭前来栖息。”陈志健说到这件事有些哭笑不得,原来白鹭十分喜欢捕捉沙塘鳢为食,反而影响了原本较为成熟的鱼稻混养组合体系。几经摸索,大家发现养殖甲鱼和黄颡鱼是完美的替代方案。据初步估算,开镰后“水稻+黄颡鱼”的亩均收益约5000元,而“水稻+甲鱼”的亩均收益则达到1万元,远高于传统水产养殖亩均3000元的利润。

  

  去年,水产园引进了物联网技术。记者顺着指引来到控制室,屏幕上水质酸碱度、水温、溶氧量等数据一应俱全,“从前农民巡塘很辛苦,一不留心可能会血本无归。现在即便在半夜,一有问题系统就会自动执行增氧操作,甚至手机上也能控制,渔民们过去半夜蹲窝棚守夜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初尝物联网技术的甜头,水产园将周边果园也纳入监测范围,实施病虫害与土壤元素监控。现在,阳山农民们开始尝试以大数据分析养殖逐渐替代经验养殖,并根据科研机构的数据来进行改良。

  鱼稻混养对于生态提升与富民增收的持续效益正在显现,陈志健对于未来也更有信心。他表示,正在对水产园邻近地块进行复垦,明年计划将鱼稻混养田扩展到200亩。正值金秋时节,绿水环绕下的金色稻浪构成了一副绝美的乡村田园风貌,吸引了许多游人前来观赏留影。“许多城里人喜欢来此体验挑担、扎稻草人等农事活动,特色农业开始产生农旅融合的溢出效应。”

  (记者 马悦)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