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无锡 > 要闻 > 正文
我的家乡奔小康丨百态惠山泥人,助力小康之路
2020/08/31 16:52  新华报业网  

  坐落于无锡市西郊的惠山,钟灵毓秀,自古即是人文荟萃之地。闻名遐迩的惠山泥人便诞生于此,凭借着简练讨喜的造型、艳丽的色彩风格,泥人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如今,经过工艺转型浪潮的洗礼,再加上政策的大力扶持,泥人已成功站稳脚跟并成为当地代表性的文化名片。而随着政府对非遗传承越来越重视,众多惠山泥人手工艺者也在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努力开辟一条属于泥人的小康之路。

  人杰地灵,惠山泥人融贯古今

  今年57岁的顾惠出生于泥人世家,是惠山陈杏芳泥人店第四代传人,跟随父母从事泥塑彩绘创作至今已三十五年。她手执一支极细的狼毫笔,蘸取颜料,细细描摹泥人的眉眼。她介绍道,惠山泥人是由独特的惠山黑泥作为原料,经过搓、揉、挑、捏、印、拍、剪等十八道工序刻画出衣着、穿戴、发型、头饰,最后再通过上彩、开相、打蜡、插须、装銮等工序制造出各色各样的形象。

  从业三十余年,顾惠见证了惠山泥人手工业的沧海桑田。有人年事过高,“艺未绝,人先亡”,有人相继改行,甚至有人为了追求暴利,利用模具来降低生产成本,市面上出现了许多低端的泥人制品,量化生产的机器也为传统手艺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顾惠却三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手工制作。现代工业赋予泥塑外形,却无法为泥塑注入灵魂。如今顾惠的泥人工作室,不仅浸润着祖辈筚路蓝缕的汗水与努力,更是寄托着对惠山传统泥人工艺的坚守与专一。

  (顾惠正在进行彩绘)

  创新销售,泥人市场生机盎然

  同许多其他“非遗”工艺品一样,惠山泥人也曾一度面临着销售不畅、知名度不高、后继无人等窘境。且传统的惠山泥人往往采用“大阿福”的形象,禁锢了人们对其千姿百态造型的期待与想象。但这一切在2018年开始出现了转折。那一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南仙与儿子龚琦推出了定制款生肖泥人。这套生肖泥塑一经推出,便备受年轻人欢迎,随后惠山泥人市场便刮起了一阵“定制风”。

  (顾惠作品《牡丹亭》)

  作为同行,顾惠也认为要在与时俱进上下功夫。她从各类文学作品、外来文化中汲取灵感,积极迎合现在人们求新、求变、私人化定制的需要。这样制作出来的泥人更能打入年轻人的市场,并为泥人的销售之路开拓新机。

  而在后续销售方面,因电商销售势头正盛,各位泥人大师在淘宝、京东上开设了惠山泥人的专营店,可以为全国各地输送泥人产品。线下经营也十分顺利,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惠山,并将惠山泥人带到世界各地进行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看到惠山泥人除了“大阿福”形象之外的全新艺术形态的作品,也让一度陷入宣传窘境的惠山泥人重回人们的视野中。

  政策扶持,泥人登上世界舞台

  1979年,邓小平出访美国,送给卡特总统的礼物是惠山泥人《京剧脸谱》;

  1999年1月18日,“惠山泥人博物馆”成立;

  2005年,无锡通过了中国民协专家的验收,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泥人之乡”;

  2006年,惠山泥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3月28日,无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了惠山泥人专业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就是保护传统、教育传承以及行业标准的拟定。

  数十年来,政策东风一直推动着惠山泥人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提高、发展和创新。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奔小康”成为全社会奋斗的目标,“非遗”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源。

  惠山泥人被批准列入“非遗”后,有关部门对其发展方向也更加重视。2006年3月,惠山泥人的传承问题成为江苏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一个试点。原无锡市文化局为此制定了一套《无锡惠山泥人传承扶持办法》。这一传承扶持办法对惠山泥人的传承人确定、承传艺徒的条件、传承体制与机制、教学基本内容和经费保障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2007年1月以来,由原无锡市文化局牵头,无锡民间艺术博物馆、惠山泥人大师工作室正式组织公开招聘承传艺徒的工作。惠山泥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不仅聚集了散落在民间的手艺人,更是为低迷的泥人手工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近年来,该委员会切实运用品牌协会、中国艺术家协会等海内外资源,通过权益保护、原料保护、顶级选送等系列措施,使惠山泥人得到真正的保护与传承。

  (顾惠作品《四大美女》)

  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惠山泥人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2020年太湖人才峰会上,中科院院士丁汉、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等高层精英均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惠山泥人版”个人卡通形象。这是无锡市惠山泥人乡土人才工作室为他们专门设计、精心打造的卡通泥人,结合各人物职业特征构思出了整套形象设计。随着太湖人才峰会的全球直播,无锡惠山泥人这门工艺的影响力再次传遍整个世界。

  最后,顾惠女士也表示希望政府能更加关注这门匠人工艺,共同呵护江南百姓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让后代更好地领略国家非遗文化的深邃魅力,感受惠山泥人的艺术底蕴,努力将“指尖上的无锡”创意项目打造成传递非遗技艺、孵化非遗创意、开展非遗交流的艺术高地,为无锡的特色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李汶珈 蔡晨奕 江博涵

  指导老师 吴涛 庄曦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