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徐州 > 要闻 > 正文
【乡村振兴】青年学子走进徐州马庄村 调研乡村振兴和道德建设经验
2019/06/29 14:40  龙虎网  

  龙虎网讯(记者 杭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社会的伦理关系和道德生活发生了何种变化?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新问题?道德发展的历史规律与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何在?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发布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70人,70年——一个中国村庄的道德图景”成果。该项目由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露璐教授、党委副书记胡华老师带队,历时半年深入江苏省徐州市潘安湖街道马庄村开展调研,通过70位村民的深度访谈、村庄道德发展与建设的田野调查、详实的资料收集整理,探究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庄村经济社会发展助推道德建设不断提升的基本态势,挖掘马庄村道德建设得到全面推进的宝贵经验。

  

  据了解,这个典型的城郊村落曾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民俗文化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小康建设示范单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佳示范村”等称号。2017年12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马庄村考察,对其精神文明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习近平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据介绍,该团队调研总结马庄村道德发展与建设形成的经验是:以集体经济夯实基础,树立乡村道德发展的现实目标;通过不断创新道德建设载体进行有效的道德教化,引导乡村道德评价的基本方向;以地方性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激发村民作为乡村道德发展和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述经验既体现了重视村庄经济、政治、文化的地域特色的“独特性”,又体现了道德建设需要坚持经济中心、引领与参与并重、系统渐进而有差别推进的 “普适性”,体现出中国乡村道德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能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强乡村道德建设、促进乡村道德发展的有益借鉴。

  据悉,该项目已经获得了长江学者万俊人教授和江畅教授的肯定,得到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徐州市贾汪区政府的认可,并在《中国改革报》上发表了万字长文。这群青年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记录和报告,完整、真实地呈现这个村庄的伦理关系、道德发展和道德建设,期望能够记录和归纳中国农民的道德生活和实践智慧,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和道德建设。

  

  虽然马庄村的道德发展和道德建设与其历史发展逻辑及地域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无法成为具有不同历史传统的其他村庄全都可以复制的经验模板。但是,他们仍然认为,每一个中国村庄都可以在马庄村的发展中获得一种可资借鉴的有效资源,即:在充分挖掘地方伦理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寻找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农民需求的有效形式和载体,是村庄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基本经验。

  

  该团队带队老师表示,作为当代青年学生,不能仅仅从书本中理解当代中国。走进乡村,贴近农民,才是理解中国乡村社会伦理关系和道德状况的根本。因而,青年学生应该跟随农民的脚步,倾听他们的声音,体悟他们的实践智慧,感知、理解和投身到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和道德建设当中,承担时代使命,实现自身价值。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