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徐州 > 要闻 > 正文
以庭院小美带动乡村大美 徐州贾汪开启乡村“美颜”新模式
2020/08/10 13:42  淮海网  

  走进徐州市贾汪区西大吴村,两条河流蜿蜒而过,河内碧水翻波,两岸绿柳低垂,村内房舍俨然、瓜果飘香,寂静中弥漫着浓浓的乡村气息。

  近年来,贾汪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考虑山水、产业、文化等要素,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全力打造不一样的乡村风情,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美景徐徐展开。

  推着磨盘的小毛驴、引吭高歌的大公鸡、拉着犁的老黄牛……在马庄真旺村,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雕塑随处可见。来到村民夏文军的小院,青砖垒成的墙壁上镶嵌着瓦片、陶器等老物件儿,石榴、吊兰、铁树等绿植郁郁葱葱。“我这房子上下两层,太阳能、水厕、沼气等一应俱全。”夏文军说,院子里的空地,用来养养花、种种菜,这样的居住环境,连城里人都羡慕。

  “把老百姓的庭院打造成整洁、经济、文明的庭院,让农民的小院成为花园、菜园、果园,以庭院的小美带动乡村的大美。”马庄村党委第一书记毛飞说,去年以来,区里对真旺村村道、公共空间、房屋外立面进行整体提升,在主干道两侧布置上石磙、磨盘、水缸等具有历史感的老物件,种上乡土化的景观树木,打造特色田园乡村,与潘安湖相得益彰。

  美丽宜人的真旺村仅是贾汪区靓丽一角,自2018年以来,该区9个特色田园村注重示范引领,推动公共空间、建筑景观的有机融合,并打造出“水韵马庄”“书香小吴”“印象四清”“田园磨石塘”等10个示范节点及农谷大道等示范线路,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两个、市级美丽宜居村庄48个。

  农村的好风景,同样也带来了好“钱景”。在山峦环绕、碧水围抱的磨石塘村,新修建的柏油路像条缎带般蜿蜒入村,即便是工作日,一家名为“磨塘人家”的农家乐里依旧热闹非常,不少市民专程驱车而来。

  老板王敏感慨:“真是想不到!也从来没敢想过俺村会来这么多人。”王敏是地道的磨石塘人,几年前,村里路通了、环境好了,周边景区人气连连攀升,她便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将自家改造成农家乐,推出地锅等各类土菜,每天上座率几乎爆满。“今年我们准备增加投资,提升硬件,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环境。”

  王敏的农家乐火起来了,邻里乡亲也跟着沾了光。村里不少妇女被王敏招录为服务员,有了一份可靠的经济收入。

  近年来,贾汪区按照“空间、环境、产业一体化”思路,以实施“三乡工程”为契机,同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度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精品民宿、农家乐、采摘体验等绿色富民项目,把农区变景区、农产品变礼品、节气变节日,推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去年,仅潘安湖街道就接待游客3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8亿元。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起来,文化广场盖起来,儿童乐园、棋牌室、书法屋等一应俱全,村民们休闲娱乐有了去处。”在大吴街道小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退休教师颜振龙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亲眼见证了村民在富起来的同时,精神文明、道德素质也在提升。近年来,小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实践文明、解忧帮困、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单位,贾汪区还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鼓励农民的事情农民干,在各镇、村全面建立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者与农户“结对子”,推进“十必联”工作法,广泛开展卫生打扫、垃圾捡拾等义务活动,开启乡村“美颜”新模式。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