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镇江 > 要闻 > 正文
这片“洼地”,何以崛起为现代农业高地?来自镇江茅山老区的调查
2019/12/08 09:26  新华日报  

  

  

  秋收时节,茅山老区的一则“丰收新闻”让人喜出望外。11月16日,在句容市戴庄村正在收割的一片稻田前,村合作社技术员任广明告诉记者,这是江苏省今年首次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再生有机稻,亩产150公斤左右,这是在前茬越光稻收割后留下30厘米稻梗,除灌水、除草外,任其自然生长收获的再生有机稻。

  “再生稻能亩均增加2000元以上的收入,又为农民靠科技实现持续增收加了分。茅山革命老区如今已成为响当当的现代农业高地!”著名农业专家赵亚夫说,发展现代农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土地上“刨金”,让农业成为体面的职业,这是镇江茅山老区发展的“灵丹妙药”。

  选准一条路,

  科技支撑“洼地崛起”

  

  镇江茅山革命老区,由于“五山一水四分田”的丘陵山区特殊地形地貌,成了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的一片发展“洼地”,也因此成为镇江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该市经过不懈探索,选准了依靠科技兴农引领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领农民通过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径。市区机关组织帮扶团队驻扎茅山老区101个村,累计选派了4000多人担任村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使村村都有强村富民“领头雁”,2000多名科技致富带头人活跃在老区田间地头。

  赵亚夫就是2000多名科技致富带头人中的一员。2002年初,赵亚夫从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休后,主动向市委请缨,扎根到当时镇江最偏远最贫穷的戴庄村白沙自然村。经过10多年不懈努力,他成功摸索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如今的戴庄,“田里鱼虾回游,树林百鸟回巢,山上猴王回位”,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27000元,比2001年增长13倍。

  “在大棚里面依次搭建中棚、小棚,棚层间隔50厘米,这样夜里棚内温度能提高4℃。”11月18日一大早,镇江市农科院果树研究室主任糜林如约赶到幸福村草莓大户笪民的高架草莓大棚,指导他加棚为莓苗御寒。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像赵亚夫、糜林这样的科技播种人,带领科研院所团队,在茅山老区建起一大批科技示范基地,带出一批又一批“土专家”,培养出“草莓大王”纪荣喜、种桃能手杨修林、葡萄“天下第一庄”庄主方应明等一批全国和省、市劳模,使科技兴农在老区星火燎原。镇江市扶贫办副主任刘明传介绍,今年底,茅山老区将全面实现脱贫目标。

  创新合作社,

  联手扩容“动力火车”

  “‘树安树安’,跟着刘树安就能在‘树’上安居乐业。”这是句容市唐陵村村民对村党委书记刘树安的点赞。

  唐陵村是典型丘陵地带,严重缺水,曾经70%以上的土地抛荒,集体负债10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2007年,在南京从事建筑业的刘树安放弃上千万元年收入,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他成立了华安彩叶苗木合作社,发动15名党员干部带头改种耐旱苗木;借给村里100万元启动建设苗木市场;引进广东棕榈和南京仁恒两家上市公司,传授先进种植技术;建立苗木商会,抱团闯市场;建设华东森林产品电商城,带领村民网上掘金;发展木易园旅游、林下经济、东棚子美食与民俗特色村,不断攀升苗木经济产业链高端。经过12年发展,2018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4.5万元,村集体资产过亿元。今年10月份,投资5000余万元、占地20亩、320个床位的唐陵村养老公寓竣工,村里“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等困难老年人群,将免费或低价享受供养、护理服务。

  

  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合作经济组织就是一列发展的动力火车。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句容丁庄“葡萄大王”方继生,就带领5户葡萄种植户成立葡萄互助社。1996年,他又成立全省第一家农民合作社——老方葡萄合作社,之后各类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在茅山风起云涌,带领老区群众共闯致富路。2006年,戴庄村成立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实行村社合一,全体务农村民都加入合作社,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形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村民委员会管理日常社会事务、合作社负责发展经济的农村基层社区管理新模式。这种村社合一的合作社模式被总结为“戴庄经验”,在镇江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并迅速在全省推广。

  

  “模式创新提升组织化程度,是帮助农民不断攀升高效农业价值链高端的新课题。”句容市茅山镇党委书记徐飞说。2015年8月,茅山镇成立国内首个农村专业合作联社——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联通”全镇原有的110家合作社,吸纳1927家种植户,镇农业服务中心及涉农相关部门也全部加入。联社调动村镇组织参与,在更深更高更广的范畴整合资源,成为农业产业化迈向现代化的“田间致富试验”。

  联社理事长方静欣慰地说,联社具备了引导市场消费新时尚能力,从“卖葡萄”跨入“卖标准”“卖品牌”时代,“阳光玫瑰”今年在南京金鹰超市卖出1串498元的“天价”,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频频“扩军”,今年还和美国Costco上海连锁超市签订协议,作为国内首个葡萄供应商入驻该超市。11月6日,丁庄葡萄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壮大“农二代”,

  源头活水滚滚来

  

  

  长柄勺挖出绿色抹茶粉末,倒入酸奶搅拌后,一份茶香浓郁、口感细腻的抹茶酸奶便做好了。在丹徒区万亩茶园,“农二代”、镇江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汪月霞一边演示抹茶喝法,一边告诉记者,抹茶原料来自夏茶和秋茶,“夏秋茶的口感不如春茶,卖不出价格,茶农都不愿意采摘。我想解决这个困扰多少代茶农的问题,把‘鸡肋’变成‘鸡翅’。”2018年,他们公司和南昌大学付桂明教授合作,以夏秋茶鲜叶为主要原料,研发出高品质抹茶产品。 “夏秋茶的开发利用,使茶园一亩变三亩,茶农收入一季变三季。”汪月霞充满信心地说,除了自有的1000亩茶园,公司还负责茶叶专业合作社520户社员1000多亩茶园的管理和销售,带动村民劳务就业650余人。

  现代农业新产业呼唤像汪月霞这样的“农二代”。10多年来,句容先后组织上百名“农二代”赴日本、以色列学习深造,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兴起一条条现代农业产业巨龙。30岁的“苏派嫡传养蜂人”彭航,带领当地200多户农民,成立句容“捧花蜂业专业合作社”,建起全省最大的蜂业基地。“农二代”们不仅解决了谁来种田的问题,而且吸引大量农民“入伍”现代农业。西冯草坪亩均收入1.5万元,唐陵苗木亩均收入3万元以上,白兔草莓亩均收入5万元左右,丁庄葡萄阳光玫瑰亩均收入高达10万元。

  “农二代”的兴起,进一步助推了老区现代农业的崛起,为茅山老区脱贫致富、开掘发展所需的更多的源头活水,还为省内外农民兄弟“传经送宝”,成为省内外农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句容有上百名“土专家”“农二代”在全国各地开展农业技术服务。

  “茅山老区发展现代农业,建成现代农业高地,具有独特的示范意义。”国家农业部、省委省政府领导近年来多次考察调研茅山老区发展情况,认为发展现代农业,是丘陵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农民致富增收的好产业,是省内外农民学习的好样子。他们勉励老区干部和科技人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图片来源:镇江句容融媒体中心杨志国

  交汇点记者 刘宏奇 董超标见习记者 钱 飞

标签: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