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12年的约定,我们一起沿着长江出发!
2019/12/11 08:17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你从雪山走来,你向大海奔去。穿越11个省区市、蜿蜒6300多公里,浩浩荡荡从古至今的壮美长江,已被无数的诗词歌赋赞颂与歌唱。千百年来,这条母亲河,一直被它所哺育的中华民族关注与牵挂。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建设长江经济带要坚持一盘棋思想,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更好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为全国统筹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五年过去了,长江两岸都有了哪些变化?

  讲好长江故事,唱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经过多轮沟通策划,一场为期12年的新闻行动拉开序幕。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省妇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共同主办,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宣教中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交汇点新闻共同承办的“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

  活动期间,首批征集115名学生作为“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在环保专业人员及教师指导下,同步采集江苏沿江八市的水、空气、土壤标本,检测数据后灌制封存在采集容器“江豚瓶”中,标本检测数据录入“网络江豚瓶”,同时记录孩子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标以及绿色行为足迹。

  采样活动将对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连续12年不间断进行,记录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进程,引导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可持续生活方式。

  截至目前,“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已逾400名,行动计划的参与者覆盖江苏、四川、重庆、湖北、上海等多个省区市。近日,交汇点新闻派出“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特别报道小组奔赴长江沿线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记录了长江大保护的最新图景。

  一群候鸟,安家60公里“第一湾”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长江的秋天,美不胜收。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滨江60公里的景观带被誉为“长江第一湾”。11月8日,来自南京的“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在这里与南溪前进小学的30多名同学开展主题班会。

  

  站在江岸上,放眼望去,粉黛乱子草已失去了原有的蓬松粉色。这意味着,候鸟南迁的时间又到了。

  南溪的江滩边,岩石上密密麻麻的小洞,吸引了来自南京凤凰花园城小学“长江大保护小使者”汤丁权的注意。

  每个洞口直径大约拳头大小,洞穴有深有浅。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洞穴的排布比较规则,每排洞口几乎在同一水平线上,洞与洞之间距离约10厘米。

  布局齐整的洞穴,远远看上去就像一排排小窑洞。

  这些洞穴用来做什么?是人为的吗?汤丁权的脑海里闪过无数的问号。南溪本地的黄奕翔同学告诉他,这些洞穴是崖沙燕的杰作。每年3月至10月,迁徙的崖沙燕都会成群结队路过南溪,在此筑巢、嬉戏。岩石上密密麻麻的洞穴记录了春去冬来、燕来燕往不曾间断的自然规律。

  崖沙燕长啥样?从没见过这种鸟类的汤丁权不停追问。

  崖沙燕,又名灰沙燕,体长约11厘米至14厘米,背部的羽毛呈现褐色或砂灰褐色,腹部与尾部覆盖了白色的羽毛。崖沙燕喜欢筑巢于水边沙质悬崖和河边沙岸上。和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家燕不同,崖沙燕不进家门。早晨和黄昏最活跃,常常结群高飞。崖沙燕对环境要求很高,通常会选择人少、水草丰美的地方。

  “它在南溪安家,说明这里不愧是长江第一湾!”南溪前进小学老师罗梅说,在南溪,崖沙燕不论哪种造型,总能成为摄影家镜头中的宠儿,总能成为孩子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这也是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体现长江生态的美丽画作。

  年复一年。因为长江流经南溪,大自然无形之中将这里的江滩,变成崖沙燕的生命通道:为了更好地保护“远道而来”的崖沙燕,南溪滨江景观带还专门设立了沙燕保护区。“我要将这里的照片带回去,告诉更多的小伙伴,通过大家的努力,为崖沙燕建立更多的家。”8岁的汤丁权说。

  一声川江号子,唱出三千多年变迁

  10月30日,重庆朝天门。

  “川江上哟……水呀嘛腾……”节奏激扬,铿锵有力的号子声,吸引了众人的关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的传承人曹光裕,正用特有的方式,向来自1400公里外的“长江大保护小使者”讲述长江3000多年来的变化。

  

  此前一天,他在“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特别报道小组的邀请下,参加了重庆市万州区中加友谊小学专程举行的主题班会活动。

  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统一动作的劳动号子,被誉为“长江文化的活化石”,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川江号子因水而生。长江沿岸的古人天生就有驾船的本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长途航运线被打通,木船也越做越大,有的船需要上百个船工共同驾驭,因此需要号子来统一各方发力。”曹光裕说,诞生在长江上的川江号子,见证了长江航运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川江号子分为上水号子、下水号子两类。上水号子又有起帆号子、拉纤号子,下水号子包括闯滩号子、下滩号子,一共数十个种类。“号子唱不好,船工动作不统一,可能船毁人亡,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之歌。”他说。重庆解放后,长江航道发生了很多新变化,随着航道的整治,很多礁石险滩沉入江底,长江也不像古时那样野性难驯。

  “加上机械船代替木船,渡口被桥梁取代,江上已没有了拉船的船工。”55岁的曹光裕感叹时光流转和长江的变化。他说,虽然号子声如今难觅踪迹,但傍水而居的重庆人,与“长江大保护小使者”一样,希望江水更清、沿岸更绿。

  

  曹光裕在主题班会上,向中加小学的孩子们传授合唱技巧。课堂上,同学们兴奋地拍着桌子打节奏。“没想到孩子们对川江号子的热情这么高,这是长江的魅力。”1981年,刚上船工作的曹光裕,喊出了他在长江上的第一声川江号子。25年后的2006年,川江号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川江号子已经从生产工具转变成巴渝民间艺术。如今,曹光裕将川江号子与音乐理论融合,正在与学校的音乐老师一起编写教材。

  “要让川江号子一代代地传下去,号子需要更加符合时代特点,反映长江新貌。”曹光裕说,川江号子本身比较难唱,仅靠一两次活动宣传,只能激发一时的兴趣,“多参加类似‘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12年行动计划这样的长期项目,坚持不懈,才能更好传承长江的历史文化”。

  一位“江口守门员”,52年的见证和参与

  560公里,4小时的动车。南京的“长江大保护小使者”终于在11月8日见到了“江口守门员”杭建权。

  长江流经武汉145公里。武汉龙王庙大堤,正是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口,处在长江武汉段的中部。今年52岁的杭建权是龙王庙大堤所在打扣巷码头的防汛责任人。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工作又是守护长江,杭建权始终围着长江“打转”。

  汉口之险,险在龙王庙,龙王庙大堤背后是人口稠密的城市核心区。长江发洪水,龙王庙是防范要冲。回顾与洪水的博弈历史,1996年、1998年、1999年、2016年,龙王庙大堤上曾先后4次竖立过生死牌。2016年7月6日,龙王庙段水位一度达到28.37米,超警戒水位1.07米,没过了龙王庙前的镇水石碑和防汛闸底板,龙王庙封闸。24小时值守,无论昼夜,每隔两小时查看水情及时汇报——杭建权说,那一次,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生死牌上,他郑重地签下了自己名字。

  龙王庙江滩一度被垃圾和违建包围,为水患所困。遭遇多次特大洪水后,龙王庙综合整治工程拉开序幕。“曾经的土堤变成了现在的新式防洪墙,违建没了、垃圾少了,绿化也越来越好了。”从恐惧长江到亲近长江,从人水相争到人水相依,曾经的险点变成了“两江交汇、三镇鼎立、龟蛇锁江”的著名景点。现在的龙王庙大堤集旅游观光、休闲场所、防汛系统功能于一身,通过龙王庙闸口就可以一览汉江和长江交融的盛景。

  这些变化,杭建权不仅是见证者、亲历者,更是参与者。“保护长江,不在于年龄大小,也不在于贡献多少,只要踏踏实实地一点点改变,长江就会变好,就会变美。”他在讲述长江风貌变化的同时,还向“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发出观赏邀请。

  

  守着长江,不仅是防着长江,更要护着长江。生态环境变好了,防汛工作可以更好开展。现在,杭建权除了日常的防汛工作外,还兼任了母校武汉市江汉区大兴路小学生态小组的校外辅导员。母校专门建设了红领巾环境观测站,向孩子们普及与长江有关的绿色环保公益理念。“做环保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杭建权说,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要让长江大保护的理念一代代传下去,世世代代都能喝到健康安心的长江水。

  一只“江豚瓶”,将盛满成长故事

  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白色瓶盖,是一只面带微笑的江豚,身姿灵动,惹人喜爱。玻璃的瓶身,印有“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字样。8岁的刘芷宁将这只瓶子放在家里最显眼的玻璃柜里。

  “它叫江豚瓶,用来采集长江环境样本,因为我是长江大保护小使者!未来12年,我们都要用它来观察生态,守护长江。”刘芷宁总会自豪地向客人介绍玻璃瓶的由来和自己特有的身份。

  江豚瓶里装着棕褐色的土,还能看出草屑、根茎。虽然只是一小瓶土,刘芷宁却对爸爸、妈妈和妹妹约法三章:谁也不能碰。

  这瓶泥土,是刘芷宁6月1日在南京长江五马渡码头附近,亲手挖掘出来的土壤样本。“老师和辅导员告诉我,土壤里能看出长江生态的基本情况,我们还同步采集了空气和水。”

  5月16日,“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征集令发布,寻找“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刘芷宁所在的南京市汉江路小学随即开展推荐工作,担任语文课代表的刘芷宁,报名时自信地告诉老师:“爸爸的工作和水有关系,我对水知识了解不少呢。”

  在家里,爸爸经常会和刘芷宁聊一聊水源要如何保护、水受到污染会发生什么之类的话题。这些成为刘芷宁心里保护水环境、保护长江的种子。南京市汉江路小学也有一系列关于水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同学们了解水与生态的关系。刘芷宁还特意在家里的水龙头旁,贴上“点点滴滴、点点珍惜”的提示。

  10月28日,刘芷宁跟随“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特别报道小组抵达重庆。她带着江豚瓶,参加当地的主题班会活动,向小伙伴讲述江苏“长江大保护小使者”采集标本、参加各种保护长江主题活动的故事,并与重庆的同学交换当地水样,“上游的水的确清一些,长江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12年的心愿将汇聚成一泓清江。截至目前,与刘芷宁有着同样心愿的“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已逾400名,参与者覆盖江苏、四川、重庆、湖北、上海等多个省区市。

  一座阳光房,44厘米的校园实验

  崇明岛,一座水“做”的岛,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和我国第三大岛。长江奔流到此。

  临近崇明岛北岸的上海市崇明区长江小学,11月26日至28日,迎来了江苏的“长江大保护小使者”。

  这所以“长江”命名的小学,以水为媒。学校教学楼的二楼,有一间特殊的阳光房。框架结构中大范围嵌入玻璃。玻璃墙上贴着大大的数字,很远就能看到。

  11月23日,“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到来之前,长江小学的同学们就在老师带领下,结伴到学校附近的万平河边取水样后带回学校检测“水质能见度”。

  

  检测就在阳光房里进行,房间里固定着一根长约1.8米的测量管。测量管的底端印有不透明的黑色十字形标记,配备阀门,管子上还有刻度。检测时,同学们将取好的水样灌满测量管,并透过水往水管底部看。“如果看不清十字形标记,则开阀放水,直至看清为止,届时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即为该水样的水质能见度,数值越大则水样越清澈。”长江小学校长黄春荣介绍。

  “44厘米!”11月26日,“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特别报道小组来到长江小学,随行的“长江大保护小使者”赵明轩同学,刚走进校门,一眼就看到了这个数值。原来,在那间阳光房的玻璃落地窗上,贴着的数字,就是“水质能见度”检测结果。

  黄春荣介绍说,这个数值会随着每周一次的检测及时更新,而赵明轩看到的,正是23日长江小学同学们检测出的结果。

  44厘米,算清澈吗?面对“长江大保护小使者”的提问,黄春荣给出了答案。如今,崇明生态岛建设明显改善了水环境,加上雨污分流的实施,“万平河平时水清度都还不错,和岛上其他水道形成河网,与长江联通。”

  “观察长江生态环境,要有科学的态度,需要可行的方法。”黄春荣向“长江大保护小使者”提出了自己的期待和祝福:参加长江大保护,做好12年记录,你们一定会获得成功!

  【专家点评】

  为使沿江行活动成功开展,交汇点“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特别报道小组还为“长江大保护小使者”聘请了相关专家,担任活动的顾问和辅导员。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伟京:“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这一行动计划体现了江苏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守护长江母亲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书写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江苏实践。行动计划以长期跟踪记录长江环境质量和孩子成长为视角,具备导向性和创新性。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的决心和定力,让长江碧水绵延、生机勃勃,推动江苏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 成长春: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区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总要求和根本遵循。“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的采样活动连续12年不间断进行,纪实性地记录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过程和孩子的绿色成长过程,这一活动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只有持续接力才能升级美丽。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南京城市治理委员会公众委员、《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立法研究课题组负责人 顾大松: 随着人们对长江保护认识的加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庆座谈会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以来,各地立法思路作了重大转变,从开发长江转变为保护长江。南京在长江岸线立法进程中,就十分关注长江岸线的修复与保护。早期长江岸线整治部门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但鉴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的是生产岸线的管理,而保护更多是需要全域的统筹。因此,南京出台的《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中,将岸线保护的牵头部门确定为水务部门。这是个立法过程中罕见的特例,体现了长江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地方政府各部门高度协同。

  

  【记者手记】共同托起“绿色浪花”

  对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招募“小使者”连续开展12年,“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正在记录、书写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强调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尤其是针对长江经济带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系统性和指导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不难看出,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无论是目标任务,还是策略方法,“长江大保护”不仅事关全局,更将成为鲜活而有力的实践样本而永载史册,并给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从这一点来说,行动计划不仅仅属于“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举足轻重。

  实现“绿色共成长”,需要系统性思维。在开展“‘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项目中,参与主体多,活动地域广,互动内容宽,时间跨度长,需要建立系统性思维,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兼顾,凝聚共识和力量。这与长江大保护的开展一脉相承,若合符节。

  实现“绿色共成长”,需要创新性探索。开展各种实验,进行各类观察,通过小手拉起大手,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的社会氛围,应当不断创新手段和方法,运用各种新技术、新平台,吸引各方参与,画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同心圆。

  实现“绿色共成长”,需要融合性传播。长江是母亲河,相融相生、同泽同行的故事代代相传,应当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以文图、短视频、H5、动漫、直播,进行多样态表达、多平台发布、多渠道推广,讲好新时代的长江故事,让新时代的长江之歌更加响亮。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点滴做起,实现“绿色共成长”,将成为“长江大保护”里的又一朵绚丽浪花。

  【“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大事记】

  2019年

  4月24日 交汇点云媒成立“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融媒体工作室

  5月16日 “长江大保护小使者”招募启动,共有近300名小朋友报名,首批选出江苏沿江八市115名小朋友担任“长江大保护小使者”

  5月30日 “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官网在新华报业网上线、专题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同步上线

  6月1日 “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采样活动举行,“小使者”在江苏沿江八市,同步采集水样本、土壤样本和空气样本

  

  6月5日 第48个世界环境日,“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在南京正式启动,为“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和“长江大保护绿色成长辅导员”颁发证书,为“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基地”授牌

  8月16日 “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学习垃圾分类、参观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高科技展馆

  9月28日 “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在南京河西滨江参观奥运博物馆、进行健康徒步活动

  

  10月28日 交汇点云媒组建特别报道小组,“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沿江行正式启动。首站走进重庆,江苏“长江大保护小使者”与重庆万州区中加友谊小学的同学们一起举行主题班会,学习川江号子

  11月6日 “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沿江行走进武汉。江苏“长江大保护小使者”与武汉大兴路小学的同学们到江边采集水样、做水质检测,并与武汉打扣巷码头防汛责任人杭建权对话

  11月7日 “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沿江行走进四川宜宾。江苏“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参观宜宾地标广场与长江公园,探访“长江零公里”

  11月20日 “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沿江行分享主题班会在南京市汉江路小学举行。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为同学们做了长江水生生物的科普讲座

  11月26日 “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沿江行走进上海。江苏“长江大保护小使者”与上海市崇明区长江小学的孩子,共同参观学校的水趣馆,做水试验

  12月1日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在全国62份推荐材料和173份自荐材料中,最终产生4个“2019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品质之星”一等奖,“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位列其中

  策划:任松筠 田 梅 孔德信

  撰稿:孔德信 邓晓琦 朱 威 李 爽 王建旸 丁 叮

  视觉统筹:周贤辉 沈 东

  图片:曹 阳 余勤雍 高 鑫 赵 宇 王昊晨 谭倩文 部分图片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宣教中心供图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