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两会代表委员㊳丨王立峰代表:建议高校成立未来直升机技术学院
2020/05/26 20:34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直升机具有独特的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向任意方向飞行的能力,尤其适合我国幅员辽阔,并且高原山川密布的复杂地理环境特征。近年来,直升机为抗险救灾、应急救援、缉毒缉私等提供了快速、高效的响应手段,是我国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教授王立峰表示,直升机的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但与发达国家的直升机发展现状相比,我国尚存在巨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直升机数量严重偏少,仅占发达国家人均的1/530;谱系不全、构型单一,目前只有常规中、小吨位型号;技术相对落后,和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差距20年以上;国家投入少,我国投入仅占美国投入的1/10”。

  此外,直升机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每年直升机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仅100人左右,硕博士人数更少,创新性领军人才凤毛麟角,从而导致在直升机基础理论方面的储备薄弱,不能满足先进直升机研发的需求,无法支撑我国直升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为更好地满足国家重大战略急需,王立峰建议依托直升机专业优势高校,成立未来直升机技术学院,围绕直升机技术特色与发展趋势, 融合国内外直升机师资,优化管理机制,实行固定岗位教师(学院内编制,常态化授课)与流动岗位教师(国内外著名直升机专家,不定期授课,可采用网络视频授课形式)结合的体制,优化课程设置,打造掌握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前沿技术的国际化高水平教师队伍,实现直升机与相关专业的交叉融合,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由点到面的放大化,做好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

  另外,需要革新教学组织形式,加强硕、博研究生的工程实践培养,汇集各方资源,推行硕、博研究生的预就业培养模式,联合国内直升机技术研究所、直升机制造、维修厂,面向国家对直升机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结合研究生意愿,与就业单位签订预就业协议,做到精准培养、点对点的人才输送。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文 肖勇/摄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