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教育“小目标”如何实现:让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
2020/01/17 13:15  交汇点  王拓 蔡姝雯 王梦然  

  教育是“第一民生”,每年的江苏省两会上,教育问题总是最受关注。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推进集团化办学和结对办学。”

  来自教育界的代表委员们也围绕着江苏教育的“小目标”如何实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百姓反映强烈问题

  省政协委员、镇江市政协主席李国忠说,校外培训乱象已成为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群众反映最为强烈、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校外培训机构长效发展机制,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影子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缺失是导致校外培训热的重要原因。抓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必须坚持‘校外问题校内解决’。”李国忠认为,应引导学校严格按照相应学段的课程标准和进度开设课程,真正杜绝“非零起点教学”和课外抢跑,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增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全资源”合理配置,保障学生“吃饱吃好”,为课外过度“加餐”釜底抽薪。“抓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既要充分打好‘攻坚战’,更要坚持打好‘持久战’,把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常态化监管。”李国忠认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全省“一盘棋”,应健全联合执法和联合惩戒机制,严格履行“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责任,并赋予教育部门更多监管职责。

  “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能上好学校”是当前学生和家长最大的呼声,也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直接的体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十项民生实事,第一件就是加大教育惠民力度,“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50所、普通高中50所”。省政协委员、苏州市吴江区副区长汤卫明说,我省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有效促进了全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但当前的集团化办学还存在着运作低效、管理同质化、优质教育资源稀释、行政领导与专业教师沟通交流平台短缺等问题。“加快集团化办学的改革和转型力度,打造更为紧密的实质性的集团化办学模式非常必要。”

  汤卫明建议,要通过教育集团内部校际之间组建专业发展团队、联合开发建设课程等教学合作研究与设计活动,增强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的意识和氛围,加快形成学科高地,促进中青年教师敢于冒尖、脱颖而出。

  破题资源不均衡,农村教育短板仍需补齐

  “农村教育仍然是教育现代化的一块短板,中小学教育在城市和农村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省政协委员、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教授唐伯平说,农村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实践育人的路径较为单一,学生的科学素养、法律意识、人文素养明显落后等。“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约60%的农村学校没有配足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约40%的农村学校没有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约40%农村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室。而留守儿童的情绪、品行、社交等方面的负面行为和负面心理程度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唐伯平建议,建立以县市为单位的教育均衡体系,健全农村校长培养与提升体系,实现绩效跟踪保障培训效果。“还要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启动农村优秀教育人才培育工程,设立农村教师免费培训专项制度,遴选农村优秀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实施农村优秀教师保送教育硕士博士计划。增加农村学生基本素养课程,加强对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农村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软硬件的建设。”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省人大代表、盐城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孟炳忠关注的话题。他认为,把优质教育资源往农村地区引、向薄弱地区倾斜,是“教育惠民”的重点。“师资力量均衡发展,是优质教育资源均衡的关键,老百姓择校,看重的是优质的教师队伍。” 他建议,破题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困境,要从培养优质教师队伍着手。

  “尤其苏北地区,优质教师的流失率很高,很多当地一路培养出来的教师,最后被大城市‘虹吸’走了,很可惜!” 孟炳忠建议,江苏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要大力提升教师素养水平,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另一方面各地要积极关注教师成长和需求,聚焦他们的现实困难,留住人心。

  挖掘教育内涵,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

  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是全社会的期待。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高金凤发现,“教育惠民”被放在十项民生实事之首。“这是江苏对教育的期许,也是对江苏教育人的鞭策。”她说,实现教育高质量,姜堰实验小学正不断深挖教育内涵。一方面,通过开展个性化课程来适应儿童不同的成长需要,帮助每位孩子找到独特的生命航线;另一方面,发挥“名校+”的辐射效应,在集团内,开展“学生访学”“教师走课”的特色实践,在集团外,建立联盟校,推掉校园围墙,实现资源共研、共享。

  针对当下家长“奔走在培训班”的焦虑,高金凤建议,可以在“弹性放学”的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打开校门,推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担当’的三方协同模式”,同时,要注意加强课程的设计与规范,避免纯粹学科知识的教学。

  “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省政协委员、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副局长潘望洁表示。“借助新技术、新平台,优质教育资源可以流动、可以共享。”潘望洁介绍,为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建设,滨湖区教育局积极与周边地区教育局开展教育教研“互联互通”,如与上海嘉定区、杭州江干区教育局建立“友好教育局”关系,长期开展教育交流、校长挂职培训等活动。她期待,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化,“教育一体化”可以在各个方面展开探索。

  新高考方案强调广泛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能力。在省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中学校长成锦平看来,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使学校从学生“成人”的视角全方位地审视与优化学校教育的内容和路径。“从学生个体角度而言,生涯规划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认识自我、发展潜能,从而为学生未来生涯发展方向的确定与通道的设计提供必要支撑。”成锦平说,首先要有清晰的生涯教育体系结构,如目标、内容、路径、实施方、评价等,这样在具体落实时才能做到规范化、常态化、系列化。其次,生涯教育应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绝不应另起炉灶。

  交汇点记者 王拓 蔡姝雯 王梦然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