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江苏滨海同心村:万亩梨园果正香

  今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同心村这里的地理标志产品大套蜜梨喜获丰收,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近年来,通过党建引领、做强产业、消费带动、鼓励创业等措施,滨海县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小康路。

  万亩梨园里,硕果挂满枝头,大家正忙着采摘、搬运。孟怀九采着蜜梨、心里也像喝了蜜一样,他告诉记者,以前种地常年弯腰劳作,一年下来一亩地才挣个六七百块钱,还得了严重的椎间盘突出症,不能干重活。如今在果园做做短工,也能有份不错的收入。老孟说,现在梨树开花时候疏疏梨花,到寒冷时候整整枝。工资都是每天结清,一天60块钱,几个工下来就可以苦到一亩地钱了。

  孟怀九是同心村村民,2016年,他家还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一家四口全年纯收入不到18000元。这几年,他把家里3亩地流转给了梨园,妻子也从农活儿中解放出来,在附近的扶贫工厂上班。

  村民舒增飞告诉记者,工作是多劳多得,一个月能有3000块钱的收入。

  孟怀九的大儿子孟展鹏也在省委驻滨海县帮扶队的资助下,通过培训拿到了热气球驾驶执照,去年他承包村里的观光热气球项目挣了3万块钱。今年因为疫情影响项目暂停、恰逢帮扶队又给村里引入了新项目:利用万亩梨园开阔的低空空域,供线上玩家开展无人机操作体验。孟展鹏也即将开始他设备管理员的新工作。

  孟展鹏说:“幸福的生活都是靠奋斗出来的,现在年轻人更应该这么做,我也希望靠自己的双手,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今年上半年,孟怀九家翻新了房子,泥瓦房变成了结实的砖瓦房,而且自己看病有医保,小儿子上学有补助,全家年度总收入超过5万元,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村民稳定脱贫,曾经的经济薄弱村同心村向着小康稳步迈进,今年村里还将修好一条路、建好一座桥、引进一个扶贫工厂,万亩梨园也将逐步发展扩大。

  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王炳山介绍,通过春天赏花、秋天摘果,可以实现年综合效益达到3个亿左右。沿线9个村,每个村集体收益都应该达到25-30万。

  产量扩大需要更广的销路,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为保障农产品稳定销售,今年8月,省委驻滨海县帮扶队又在高铁站开起了扶贫产品专营店,还积极打造消费帮扶长效机制。

  省委驻滨海县帮扶工作队队员曹振洋告诉记者,这家扶贫产品专营店所得的利润100%返还给村集体。此外这届工作队利用后方单位资源,让滨海的农副产品进企业、进高校、进机关,今年以来累计消费扶贫产品采购额已经达到了600多万元。

  产业的兴旺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回流,乡村也更有活力。在农业园区蝴蝶兰基地,于子杰正在打理花卉,去年他放弃了苏州的工作回到滨海,现在他正计划着从员工转型成合伙人。于子杰说:“个人技术成熟的时候可以选择承包一个区,政府提供免息贷款,公司继续提供技术支持,年收入可以达到20万以上。”

  金秋时节,万亩果园飘香,基地花卉盛开,一片丰收景象,如今的滨海县,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4.06万户、10.02万人已全部脱贫,所有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18万元,百姓的幸福小康路正越走越宽阔。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浦沫瀚 王从 李泽灏 何斐 编辑/胡超)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