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丨骆驼湾:土豆香里话脱贫
2020/01/22 16:57  央视新闻客户端  

  张灯结彩,年味愈浓,瓦楞屋檐层层堆叠而上,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在灯光辉映下,美得如一片幻境。

  骆驼湾村位于阜平县城西40公里的太行山深处,2012年岁尾,踏着皑皑白雪,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72岁的顾宝青,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掀帘进屋时脸上那亲切的笑容。那一天,她和老伴儿唐荣斌,在自己家中接待了总书记。

  “前一天,山里刚下了雪,地上积着一指厚的雪。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顶风踏雪到我们这偏僻的小山村来了。”顾宝青说。

  “总书记一掀门帘从外面进来了。天冷,老唐赶紧把地上的火盆搬到炕上,想让总书记暖和暖和。总书记见我们上了炕,也跟着脱鞋上了炕。老唐问总书记:‘会盘腿吗?’总书记笑着说:‘我实际上盘腿功夫挺好。’说着真的很麻利地把腿盘了起来。”

  说到这儿,顾宝青笑了。

  “总书记问我们生活过得怎么样,每年收入多少钱,你们吃什么?我一撩开锅,我说就吃这个。”顾宝青回忆着。

  锅里温着的是馒头、玉米饼子、蒸熟的红薯、土豆和南瓜。顾宝青从锅里拿出一块蒸土豆,递给了总书记。“总书记掰了一块,放在嘴里,还让旁边的人都尝尝。”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这是习近平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详细询问困难群众唐荣斌(右)日常服药情况。

  看到这些乡亲尚未摆脱贫困、生活还比较困难,习近平心情十分沉重;尽管困难,乡亲们说的都是日子一年比一年好,没有什么要求,心里只念着党和政府好,习近平很受感动。他说:“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群策群力,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都能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决胜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从阜平吹响。

  七年过去了,临近春节,再掀开顾宝青家的锅盖:大白菜、五花肉、煎豆腐……应有尽有。

  和顾宝青家一样,骆驼湾的日子都在“咕嘟咕嘟”泛着油花,幸福溢满整个村庄。

  过去,老乡们种植土豆、山药,仅仅是为了糊口;现在,老乡们的口粮,多种多样。这个改变还得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的扶贫思路说起。

  九山半水半分田,山高沟深骆驼湾。这里土地贫瘠,交通闭塞,道路狭窄崎岖,基础设施落后。2012年的骆驼湾村,608人里有428人为贫困人口。村里常住居民以留守老人为主,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

  当年,习近平勉励干部群众说:“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坚定信心、找对路子。路子在哪儿?

  骆驼湾村天蓝水绿,空气质量非常好,这样的环境产出来的香菇大概率是优质香菇;骆驼湾村夏天正午最高气温也不超过30℃,是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冬天雪景优美,有着巨大的旅游潜力。

  于是,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山下发展食用菌种植、山上种植新型果树的产业脱贫思路,就此确定。

  △实现整村脱贫出列后的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村貌。

  就这样,骆驼湾村盖了新房,流转了土地,发展起食用菌、林果业等扶贫产业,村民有了土地流转金和打工薪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底的950元增长到2019年的13620元。

  “谁能想到,还是那片山,过去人们的收入就是在山上种点地,你看现在,处处有岗位,人人能挣钱。”骆驼湾驻村第一书记刘华格感慨道。

  刘华格刚驻村时,走在街上,人们纷纷上前拉住她问:“俺家为啥不是贫困户啊?”“我为啥不能吃低保啊?”现在,再走上街,依然有人围住她,问题都成了:“别人都有活儿干,给我也找个活吧。”

  “大马路修到家门口,家家住上新民居,空气源热泵替代了炭火盆。”对于骆驼湾村里的人来说,“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都变成了现实。

  在骆驼湾,68户村民与北京的公司合作开办农家院,农户把闲置的农家院租给公司经营,户均年增加租金收入1万元。民宿产业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90人就业,人均务工年增收达到2万元。

  渐渐地,村里的年轻人多了起来,头脑活络的任记军也返回了家乡,“回家可以在村里打工,只要能干活就有活干,每个月能落几千块,比在外面好。”小吃街、民宿旅游和农家乐,以前只能在贫困的山坳里“打转转”的村民,有了新营生。

  △游客在骆驼湾一号院前合影留念。

  “回家吃饭”餐厅位于街边一座宽敞的农家院落,大铁锅里熬菜香气四溢,胖胖的大油条、金黄的咸饼、各种食材做成的蒸碗……地道的农家饭菜还原山村真味,勾起来客遥远又温馨的“回家”记忆。

  顾宝青打工的“唐家原味”档口就在这家餐厅。游客多的时候,她一边摊黄子,一边为顾客讲解阜平美食的来历,忙得不可开交。

  老伴儿唐荣斌去世后,顾宝青曾担心自己一个人,日子会难熬。2019年5月,骆驼湾村民宿旅游项目正式运营。餐厅档口专门请她过来蒸土豆、摊黄子,制作展示当地美食。村里游客越来越多,顾宝青也越来越忙,每天过得又充实又踏实。

  随着骆驼湾乡村游人气的聚集,昔日沉寂的山村热闹起来。近些年,全村累计有80多名年轻人回乡创业。曾经只有老人留守的村子,因为年轻人的归来,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2020年1月5日,一场热闹的分红大会在骆驼湾实业发展公司举行。大麻袋、小挎篮,村民们早早赶来,个个笑逐颜开,家家满载而归。

  脱贫才两年的小山村,哪来的红利?

  2018年3月,帮扶骆驼湾的驻村工作队新队员进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产业,有收入,才能致富奔小康。工作队在和村干部反复合计后,决定利用社会捐助的50万元,成立村集体企业——骆驼湾实业发展公司。

  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村民便拿到了分红款,这在骆驼湾村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2019年,公司又成立了“骆驼湾集市”电商平台,销售西红柿4000多斤、苹果2000多斤、黑木耳3000多斤,骆驼湾的好产品已经送到了首都北京市民的餐桌上……2020年春节前,骆驼湾百姓再次分红笑开颜。

  分红这天,骆驼湾飘下了2020年第一场雪。这场雪,下在太行深处,也勾起乡亲们心底最深的思念。

  七年前,也是这样下着雪。习近平总书记踏雪而来,访贫问苦;离开时,他说希望乡亲们早日脱贫,希望下次来时,村子里有大的改变。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顾宝青至今心里暖暖。分红这天,顾宝青特意蒸了一锅土豆,刚从屉上揭下,热气腾腾的,像极了骆驼湾现在的好生活……

  “我们特别想对总书记说,山里的乡亲们脱贫了,总书记放心吧!”

  监制|王姗姗 张鸥

  主编|陈剑祥 汪洁

  策划|郝薇

  编辑|杨彩云

  记者|钱江 王帅南 祁文杰 魏海超 李宏涛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