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第3天 | 阳韬日记:第一天上岗,穿两层防护服面对14名确诊患者
2020/02/14 21:36  新华报业网  

  护目镜后我看不清你的眼,防护服下我辨不出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驰援黄石的“逆行天团”。江苏援黄石医疗队310名医护人员正在争分夺秒救死扶伤的战斗一线,一个背影都亲切,只言片语亦动听,他们时时刻刻牵动着全省8000万人民的心。新华日报和交汇点客户端《黄石第N天》纪实栏目同步上线,将全程跟踪记录这些可敬可爱的“江苏身影”,分享“战报”、分担焦虑,共同迎接战“疫”胜利的曙光。

  记录者:阳韬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经过前两天的充分准备和培训、考核,今天是我们援黄医疗队队员们进入各自的岗位正式工作的第一天。我有幸成为第一批进入隔离病区的队员。

  早上7:30,我们从住处出发,7:45到达了医院。医院的大屏上,打出了“江苏力量,大冶希望。携手作战,抗击疫情”的标语,院领导、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还有市卫健委的同志列队欢迎我们,热情迎接我们的到来。

  我被安排在大冶市人民医院第8病区。这个病区收治的是已确诊的一般普通型病人,目前收治了14名患者,最大的68岁,最小的17岁。这是一个4天前才刚建立的新病区,由普外科病房改造而成,目前床位充足。因此,病人们大都是最近几天才入院的。

  8:00到达病区,我和上一个班次的当地医生进行了交班。我向他详细了解了病人的情况,每个病人的注意事项,以及工作的流程。接着,科室主任带着我去查房。在查房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冶市人民医院对病人的诊疗过程非常规范,能做到应收尽收、能治尽治。病人的情况也很稳定,生命体征平稳,状态普遍都还不错,但有些病人精神上比较焦虑。科室主任跟他们讲了一些鼓励的话,希望他们在心理上能更淡定、更有信心。

  为了应对这次疫情,大冶市人民医院几乎把各科室的力量都抽调过来了,甚至还抽调了不少基层医院的医生。我遇到一个1994年的小伙子,是管床医生。他本来是一个社区卫生院的医生,被抽调到这里来以后,已经20多天没有回去过了。我们这一个病区,只有一个呼吸科的医生,其它医生都来自于别的科室:产科、骨科、康复科、眼科。医院的康复科、眼科都已经停诊了,而产科只保留了2个医生。几乎是集全院的医护力量在支援呼吸科。

  在病区的时间里,我一直穿着双层防护服,8:00进去、11:20出来,穿了三个多小时,整个人觉得非常难受。里面仅有的一层手术衣已经湿透了,戴着双层口罩、呼吸不畅。护士们比我们更辛苦,她们一直走来走去忙着给病人挂水、用药、进行各种操作。戴着三层手套进行像抽血、打留置针这样的操作,难度非常大。当地的医生也很辛苦,他们一个班要排12小时,从早8点到晚8点。大家都非常不容易。

  阳韬(左一)

  早晨吃早饭的时候,我们都没敢喝水。因为知道穿上防护服不能上厕所,大家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一个上午的班上下来,出了非常多的汗。中午饭后我又忙着开会,也没顾上喝口水。这会儿我口干舌燥,正在拼命喝水。

  我在医院工作9年了,今天还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次进隔离病区,也是我第一次穿防护服这么久。今天下午,我们领队们又开了个碰头会,相互交流情况。在会上,大家再次强调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避免不规范操作,争取做到零感染。一个都不感染、全部健健康康地回家,这也是前方指挥部对我们的要求。

  从明天开始,我就要每天工作8个小时了。接下来我也会不断学习,努力适应当地的诊疗模式,尽最大努力提高治愈率!

  交汇点记者 刘霞整理

  栏目执行 唐悦

  策划统筹 王晓映 刘玉琴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