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苏”写新时代 | 徐川:从“我”到“我们”,让思政教育滋养更多年轻人
2022/09/29 12:12  新华报业网  

  作为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五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川,欣喜于思政教育工作变得被更多人熟知,与他同向而行、并肩作战的身影也越来越多。

  从一个人的努力,再到一群人的“川流不息”,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这些年,按照“体系开放、组成多元、统分结合、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徐川组建起一支涵盖高校教师、党政干部、劳动模范、社会精英等近百人在内的“川流不息”思政工作团队,致力于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使思政教育始终保持“顶天立地”的昂扬姿态,形成“铺天盖地”的辐射效果。

  “都说入耳易,走心难,学生要什么,我们有什么,东西怎么给?这是我们思政工作者不能停下来的思考。”徐川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正是广大思政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对于“怎么给”,徐川亦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理解。“最近我正在尝试写《共产党宣言》的大众读本,希望用通俗易懂有意思的话语,帮助更多人走近经典著作,让党的声音可以传到更多青年人的身边,也飞入寻常百姓家。”

  “做更多青年和大学生的陪伴者和引路人。”徐川希望,他的传递能让青年一代意识到,国家大事、中国的未来与我们个人的未来不是遥不可及,只有个体的脚步跟上了时代的节奏,才能走出自己辉煌的人生之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文 王昊晨/视频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