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急诊量逐日下降 重症患者出院增多 各大医院医疗秩序基本恢复至常态
2023/01/19 18:19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连日来全省各大医院急诊接诊量连连下降,有的医院急诊量甚至已降至疫情高峰期一半左右:发热门诊接诊量也基本恢复至常态,重症出院人数持续增多。春节临近,人流量大增,聚会频繁,专家提醒节日期间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

  “目前我院每天的急诊量约在500-600人次,比平时稍微高一点点,急诊抢救量约在40-50人次,与平时差不多;120接诊量也基本上恢复了常态。”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陈旭锋告诉记者,去年疫情高峰时,急诊接诊量日最高达1600多人次,输液量从日200多人次猛增到800多人次,抢救室危重患者数量也倍增,达到平时的6-7倍。“现在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入院的重症病人越来越少。”

  二级医院的情况同样如此。“去年底这波疫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门诊、急诊量基本恢复常态化。目前在院的重症病人只有20多例,多数是老年人并伴有细菌、真菌感染、气管损伤的患者。”南京江宁医院急诊科任天成主任告诉介绍,预计春节后医院医疗秩序能全部正常化。

  南京急救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120日均出车量约为500-600车次,与疫情高峰前相比基本一致,一车难求现象得到了根本缓解。

  记者另从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江苏省老年医院等了解到,最近医院急诊接诊量都在持续下降,一些重症老年患者陆续康复出院。

  “护士,太感谢你们了!谢谢你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我马上要出院回家过年了,很开心!”两周前平卧都不能的南京张奶奶,而今天已经可以自己步行到护士站和大家道别。

  此外,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也传出好消息,一位101岁的老人经医护人员的努力抢救,克服了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血氧饱和度低等重重困难,终于目前生命体征稳定,于19日拔掉了气管插管。目前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1月18日上午,家住宿迁市沭阳县北丁集的100岁的黄祯祥老先生,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医护人员近20天的精心治疗、护理后痊愈,于当天从沭阳县中医院康复出院回家。出院时,医护人员为老人家送上鲜花和美好祝福。

  这位百岁老人平时除了患有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基础病外,身体状况还算可以。可在去年底的那波新冠疫情中黄老先生不幸“中招”。家人紧急拨打“120”送至沭阳县中医院急诊科。“老先生入院时,纳差、神昏谵语、痰饮阻滞,对老人家和我们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严峻考验。”该院主任医师余水涌说,最终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终于将老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据南京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谢剑锋介绍,该院ICU的重症患者也由高峰时的近90位,目前降为71位,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一些情况好转的重症患者已经转入到了普通病房。

  据来自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1月12日全省发热门诊诊疗量为3.6多万人次,已较峰值日(去年12月下旬)明显下降。当前,全省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13个设区市均已渡过疫情高峰期。

  据了解,为平稳度过这段高峰期,江苏省卫健委重点就医疗资源配置和扩容、资源统筹使用、农村地区医疗救治工作、畅通就医及住院流程和重症病例救治等进行了优化调度。省卫健委还派出6个工作组赴各地督导医疗救治情况,并建立省市联动专家会诊、巡诊机制,由东南大学邱海波副校长领衔,集中全省呼吸、重症、中医、感染等20个专业共400名省级顶级专家力量,组建省救治专家组,全面落实重症救治巡诊会诊制度。对重症病例实行“一人一方案”,落实每日动态监测、预警分析、筛查巡诊机制,督促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中医药也第一时间参与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救治。据介绍,发挥江苏地域中医流派特色,先后出台中医预防方37个、治疗方55个、康复方21个,协定方在2749家医疗机构中广泛使用,去年12月下旬以来,累计发放925万剂次,服务患者达236万人次。联合省药监局、医保局遴选19个中药制剂应急调剂使用,并紧急备案省中医院的中药制剂“防感颗粒”和“清宣解毒颗粒”,已在全省医疗机构紧急调剂了1.69万盒(瓶)制剂,助力患者稳定病情、改善症状、减少重症。

  春节来临,人流量大增。专家提醒,大家去庙会、灯会、集市、棋牌室等人群密集场所时,要服从当地疫情防控安排。走亲访友和外出活动时坚持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注意咳嗽礼仪,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不熬夜、健康饮食、多喝水、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仲崇山

标签:
责编:严红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