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办两省事”办出“两边省事”
2023/03/16 13:01  新华报业网  

  一街跨两地,鸡鸣闻两省。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和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毗邻,同样的名字,相通的街道,这里的百姓,彼此融入、不分苏皖。但因为行政区划不同,群众办理业务时却需要奔走两地。日前,南京市公安局、马鞍山市公安局共建“两省一街”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同室办公,让苏皖群众“进一扇门、办两省事”,两地的居民一同受益,“办两省事”办出了两边省事。

  一笔写不出两个“丹阳”,苏皖两地公安机关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一地办公,两地群众都可以来同一窗口办事办证。同时两地公安“面对面”“坐一起”的工作模式,也为部分跨省事项办理“减时间”“优服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无独有偶,与马鞍山市和县接壤的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也在不久前拆除了横亘在两地之间的“篱笆”,不仅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跨省通办”专窗,还在紧靠和县的乌江社区打造便民服务驿站。政务服务的无缝对接让“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服务模式彻底成为了历史。

  “两省一街”只是存在于苏皖两省省界上的一个特殊的例子,但它的背后却是万千群众的急难愁盼。当前,我国跨省流动人口超过1.2亿,“跨省通办”已经成了新刚需。深入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聚焦保障改善民生,便利群众异地办事。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围绕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居住、婚育、出行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异地办事需求,提出140项全国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发文,在事项清单上又增加了22项内容。与此同时,江苏“跨省通办”工作也进入快车道,各地也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积极开展政务服务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从身份证补办到户口迁移,从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到不动产抵押登记,从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到营业执照遗失补领、换发……一件件民生实事“跨省通办”,让“两地跑”“折返跑”大为减少,有效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异地办事需求。聚焦了群众关切,优化了服务方式,丰富了办事渠道,也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发生在苏皖毗邻地区的“进一扇门、办两省事”只是江苏开展“跨省通办”的一个缩影。通过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既推进了“放管服”改革,也便利了群众生活,助力了企业生产经营。一方面,异地办事“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能实现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让政务服务便捷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促进政务服务供给与企业、群众需求有效对接,进一步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胡波)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