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东时评|既听“草木之音”,又听“群众之声”
2023/09/14 19:31  交汇点新闻  

  近日,随着季节交替,不少城市都在推进绿化工作。不过,也有媒体报道,个别地方不顾实际,跟风引进“网红”树种、追求“四季有花”“一夜成林”、举债购买名树名木等。这种“高价买绿”行为,既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更黑了政府形象。

  适当的城市绿化能阻滞粉尘飘散、调节空气湿度、缓解热岛效应,对美化城市环境、愉悦居民身心大有裨益。不过,绿化不当却容易给城市“招黑”。比如,一些城市不顾本地气候、温度而跨气候区引进树种,即使穿“防寒服”、喷防冻液,其存活率依旧不高,导致出现“南橘北枳”的“短命绿化”;有的地方存有“外来和尚好念经”思维,砍伐本地适生树种而改种“洋”“贵”树木,不惜“重金买绿”;有些地方没有考虑到苗木特性和居民健康因素,不加选择地种植杨树、柳树和柏树,苗木成活后产生的花粉和飞絮,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这些现象或导致城市绿植存活率不高,或为居民健康制造了不利因素,给城市宜居造成了负面影响,拉低了城市绿化的“性价比”和整体效果。

  钱要花到刀刃上。“高价买绿”现象有讲排场、比阔气的嫌疑,浪费了有限的财政资金,不利于节用裕民。曾经,某省外城市花费800万元购买了31棵罗汉松,引发舆论哗然。试想,800万元财政资金如果投入到民生领域,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民生意义,显然远比购置一些罗汉松更有意义。这样奢侈的城市绿化,显然给当地有关部门招黑。

  搞好城市绿化要多听听“草木之音”。各地自然资源禀赋不同,适生苗木自然不同,因而绿化苗木的选用要考虑到当地土壤、气候等。比如,水热条件越差,对植物抗寒抗旱性能要求就越高;距离居民区越近,对树木选用就越要严苛;越是接近江河湖海,就越是要选用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树种。这些因素都考虑到位,才能防止外来树种“水土不服”。搞好城市绿化还要多听听“群众声音”。一些绿化项目难达预期、甚至好心办坏事,多是因为城市管理者“心头一热”,没有充分采纳民众意见。城市绿化涉及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单靠有关部门的设计和规划,难免顾此失彼、失之粗放,因而必须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最大程度弥补决策漏洞、凝聚城市治理合力。只有既听草木之音,又听群众之声,才能为城市和居民创造绿荫如盖的宜居环境。

  (韩宗峰)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