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经济 > 正文
“水韵江苏·美好乡村”,江苏多地乡村为游客送来一缕温和乡愁
2023/10/09 18:17  新华报业网  

  金风送爽,秋意渐浓。连日来,“水韵江苏·美好乡村”全媒体乡村行活动在江苏多地举办。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江苏多地乡村立足农业、叠加旅游,正呈现一番崭新面貌,为远近游客送来一缕温和乡愁。

  生态为本,自然风景留人住

  9月底,海风渐凉。不过随着开渔,连云港的大小港口却正是热闹时节。走进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村,清爽海风扑面而来。“高公岛村位于黄海之滨,西倚云台山脉,东临海州湾渔场,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村内跨海大桥是江苏省建成投运的第一座跨海大桥,犹如长虹连接高公岛,沿途彰显海滨特色、港口风貌、山海魅力。”高公岛村工作人员介绍,村子以独特的“山、海、岛”著称,盛产有“软黄金”之称的条斑紫菜和梭子蟹、虾蛄等各类渔获。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逐渐形成休闲农场、乡村营地、乡村博物馆和乡村民宿四大旅游业态,2020年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

  高公岛村

  远方除了大海,还有静谧山林。风景秀丽的老山北麓坐落着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大埝社区,这里东靠琥珀泉、珍珠泉旅游风景区,南靠老山景区,西邻汤泉,北枕滁河,山林资源丰富、空气清新,堪称“天然氧吧”。“大埝社区近年来坚持‘生态立村、文化铸魂、市场运作、富民为本’,推动旅游脱贫致富。开发主题为体育运动旅游,定位中高端人群,致力打造为长三角知名的体育休闲旅游目的地。”大埝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震说,2014年借助南京青奥会“东风”,浦口修缮一条5.7公里的无名道路命名为“岔琥路”,成为山地自行车项目的一段赛道,如今已成为老山腹地中的一条知名景观道。2015年,依托青奥会留下的资源,大埝将水墨风景与运动休闲两种元素结合,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2016年4月,“水墨大埝”景区正式开园,以自行车骑行文化为主题,倡导健康旅游。“大埝已初步打造‘优美环境+乡土文化+运动休闲’为特色的大都市近郊休闲美丽乡村的形象,还开发自行车绿道、野外攀岩等项目,吸引大批市民来这里锻炼身体、放飞心情。”

  特色引流,文化内涵润人心

  如果都是吃农家菜和看农田,或许乡村也会显得千篇一律,此时,有特色的乡村即抓住自身亮点,跃入更多游客视线。

  寒露时节的高邮湖风光旖旎,湖西畔的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清真村以悠久特别的民俗文化吸引一拨拨游客前来。清真村党总支副书记薛涛介绍,菱塘回族乡是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清真村是菱塘回族乡少数民族人口最为集聚的村落。村里有始建于700多年前的省文物保护单位——古清真寺,有江淮民居与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有机融合的清真村张庄,绿色植被与池塘鹅鸭相映成趣。“我们着力推进民族风情小镇和外交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加大古清真寺景区环境整治力度,重点策划办好民族特色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同时为游客提供清真宴、全羊宴等特色宴席,打造清真餐饮品牌。”

  清真村

  同样在水畔,徐州市沛县大屯街道安庄渔村则以渔文化、运河文化等闻名当地。安庄渔村地处微山湖西岸,是一个有着160余年历史的“渔村”。安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宁道龙介绍,村子依托运河文化、移民文化、渔民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带领群众开发“荷叶落子”山东梆子戏、投资建设“百姓大舞台”文化广场,将生态景观、人文情怀与商圈服务融合起来。“传统工艺和生态旅游业是两大支柱产业。杞柳编织和裘皮工艺品,实现从纯手工艺向文化创意的跃升,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产业体系,产品远销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社区及周边村催生400多个家庭工厂。生态旅游方面,我们重布微山湖移民文化展览馆,举办安庄渔村庙会,塑造渔村文化庙会旅游品牌,使安庄村的文化融入游客。”

  位于洪泽湖西畔的泗洪县半城镇大王村被誉为“苏皖红土地,淮北小延安”。在大王庄红色文化旅游区,游客可了解新四军斗争历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可进行果蔬采摘,品尝农家饭;在军事拓展区可进行拓展训练为主题的复合型军旅体验。“围绕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我们开发《彭雪枫战地家书》情景教学等特色活动30个,完善印刷《拂晓报》、湖上木船行进等特色体验项目12个,进一步增强游客体验感。同时整合螃蟹等优势资源,打造经济林果种植产业带1200余亩,为游客提供更多旅游产品。”大王村村干部说。

  富民为要,产业崛起兴乡村

  市民走进来欣赏风景,村民打开大门做生意,归根结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发展的一项产业,富民增收是最终目的。

  不老村

  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不老村位于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麓、象山湖西侧,是浦口区着力打造的美丽乡村十颗珍珠之一。为了让不老村美丽乡村特色鲜明,江浦街道引入专业团队入驻,开启由乡村旅游高阶升级的田园度假建设。“目前不老村已有12家民宿客栈、7个文化创意空间、2个体验农场、2个露营基地,以及垂钓、闪兔亲子乐园等户外项目,其中带动8户原住民自主创业,户均年增收达30万元,全村带动直接就业200余人。”不老村运营方南京时代一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佳介绍,截至目前,全年村客流量达55万人次,全村经营收入约4200万元。

  宿迁市宿城区蔡集镇牛角淹新型农村社区先后招引建成田洼智慧农业园,渔山隐等一批重大农业项目相继落户,引导发展民宿、农家乐,群众基本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超百万元。连云港市连云区西连岛村按照“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思路,做好“旅游+”文章,目前已打造礁石湾民宿区等海岛民宿、海鲜餐饮等业态200余家,形成羊窝头看日出、海鲜美食广场看日落等一批网红打卡点。自创建以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旅游综合收入占GDP比重达50.6%,就业贡献率提升20%。

  隶属于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用一只香包铺就农旅融合发展之路。马庄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侠介绍,近年来,马庄村着力建设“民俗香包特色村”,集香包研发制作、销售、观光等为一体的香包文化大院,设香包制作区、产品展销区等多个区域,每年参观游客达40余万人次。“马庄香包年产值已达800余万元,解决400余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周边3000余人就业,真正把小香包变成富民大产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颜颖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