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文化数字化对中华文化意义何在?“江苏行动”未来可期
2022/06/24 21:58  新华报业网  

  文化数字化是事关未来的战略性部署,如何理解文化数字化战略?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何相关?24日,江苏省委宣传部邀请中宣部文改办原一级巡视员、副主任高书生,为全省宣传文化系统近3000人解读中办、国办今年3月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并召开推进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工作座谈会,为正在制定的《江苏省关于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

  主会场

  跨越“数据鸿沟”,文化数字化催生产业蓝海

  “江苏应该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策源地和孵化器。”长期从事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高书生在讲座开场作出这样的评价。

  今年5月,《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相关内容被中央主要媒体报道,立即引发了社会极大反响。有专家解读说,未来5年至15年,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将呈现几何级的增长。文化数字化产业将是一片蓝海。“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增长市场。”高书生说道。

  江苏文投分会场

  如何理解这份重要文件?高书生认为要把握好一条主线,即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高书生将其概括为“两侧四端”:“两侧,即供给侧和需求侧,四端分别为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这四个端和我们每个文化单位密切相关。”

  在这个体系中,资源端是指文化资源的收藏和保管的机构,比如电台、电视台、党报、党刊等等;生产端指的是数据的采集加工生产的机构,二者有重叠也有区别。消费端是文化消费、文化体验的场所,云端则是指数据存储、传输、交易和文化数字内容分发的机构。

  高书生认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就是要构建一个从资源到生产再到消费的一套全新的文化生产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经过采集、解构、关联到重构、呈现、体验,最终跨越“数据鸿沟”,链通“数据孤岛”。

  关联零散资源,全景呈现中华文化

  “《意见》明确提出,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形成国家文化专网。”高书生表示,形成国家文化专网是理解文件的一把钥匙。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有边界的,网络也是有边界。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蕴含着最刻不容缓、不可或缺的文化安全的战线与底线。”高书生说,“现在的互联网做不到绝对的文化数据安全,因此中国需要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设施,打造一张与互联网并行的国家文化专网。”高书生解释道,文化专网必须具备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闭环运行;第二有标识解析功能;第三,可以结算支付。

  “文化专网在生产上为了数据安全是闭环的,但在消费上为了扩大消费是开环的。”高书生特别解释道,闭环不意味着封闭,为了安全也是为了更开环地消费。

  有了文化专网,还要让大家都来用。高书生表示,宣传文化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按照统一标准,关联零散的文化数字资源,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并利用好,将会建成中华文化体验的大平台。

  无锡分会场

  例如在旅游景区,如果能将之变成文化体验园,白天看景,晚上体验地域文化,就可以把博物馆的遗产活化到景区。再比如,如果把学校改造成文化体验馆,对教学方式、教学数字化也会产生影响。

  “最终要让生产和消费相互促进,”高书生说,中华文化将得以全景式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将极大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

  制定《实施意见》,“江苏行动”未来可期

  辅导培训讲座后召开的推进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工作座谈会上,省内相关单位对介绍了各自在文化数字化方面的探索,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以智慧校园建设引领教学方式变革,截至2021年底,全省85%以上的中小学和高校通过省级智慧校园认定。”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徐子敏介绍说,全省中小学(含教学点)出口带宽100M 及以上覆盖率达100%,高校5G网络基站覆盖率达100%。

  江苏省演艺集团则创新性地展开“数字戏曲进校园”活动,将戏曲机器人、戏曲室内无人机编队、数字戏文书法等带到学生身边;另一方面,面向元宇宙以区块链和虚拟3D 技术,将传统的昆曲进行以全新数字技术方式进行二次创作,重构画面与剧情,将艺术作品呈现于“元宇宙”之中,今年5月26日首批 4 万件数字戏曲藏品上线被“秒光”。

  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在座谈会上希望加快“江苏图书馆云”向多维融合知识服务平台转型升级建设,立足江苏本省特色区域文化,因地制宜开展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带动部分有条件的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共建工作;南通博物苑党支部书记、主任杜嘉乐建议,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有必要通过人才引进、培养以及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的方式,做好数字经济相关技术领域的人才和技术储备。

  实习生 李文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范杰逊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