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文化 > 正文
南博讲坛|解密三星堆,神秘文物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3/02/26 15:10  新华报业网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光怪陆离的青铜器、层层堆叠的象牙、熠熠发光的黄金面具、奇形怪状的玉器……在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中,数量丰富的出土文物再度惊艳天下,同时也印证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月25日上午,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冉宏林先生做客“南博讲坛”,以《三星堆与中华文明》为题,介绍了三星堆遗址自1929年首次发掘以来的考古历程,特别是2019年以来6个新“祭祀坑”中的一些重大发现,分享自身多年三星堆考古的发现与思考。

  撞脸奥特曼,怒发冲上天,出土人像充满神秘感

  2020年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和院校,正式展开新6坑的考古发掘工作。在多学科、多机构的聚力及现代科技手段的充分运用下,一系列超乎想象的新发现不断涌现。

  讲座现场,冉宏林特别介绍了其中的部分“明星文物”:于4号坑中发掘出的3件扭头跪坐铜人,以极为写实的人体造型区别于先前抽象、夸张的器物,尤其对于各部位细节特征的把握极为精细,手指关节处的凹窝、腿部的肌肉线条、抓地的脚趾头等等均展现出三星堆青铜人像铸造技艺的高超水平。

  8号坑中出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青铜神坛,整体造型十分繁复。在神坛的层层高台之上,树立着不同造型的青铜人像,刻画了类似于祭祀的某种盛大仪式的场景。神坛旁边还发现一件同样体量颇大的青铜神兽,大眼宽嘴,细腰粗腿,头部有一只独角,独角之上顶着一个平台,上面站立着一个青铜人像。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三星堆发现的铜人都是跪姿或站姿,以示对神的虔诚,但在此青铜神坛上,首次发现了坐姿人像。

  5号坑中的黄金面罩被认为是附着在青铜人像上的,在工匠的捶打下质地如纸般轻薄,尺寸比正常人脸稍大,造型则是先前大家所“熟悉”的招风耳、菱形眼、高鼻梁、大咧嘴,整体看上去威严而神圣。

  7号坑的“镇坑之宝”龟背状网格形器是铜器和玉器的复合件,形似烧烤架,同样是一件“前所未见”的器物。玉器被合页式的镂空铜器夹着,玉器外边同时还包裹着丝绸。

  除此之外,3号坑中撞脸“诸葛亮”“奥特曼”的青铜人像、6号坑里与现代“西餐刀”别无二致的玉刀等极具“穿越气质”的文物一经图片展示,引得现场观众啧啧称奇。这些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制作,再次证明了三星堆人浪漫的艺术想象与创造力。

  绝非外星文明,文化内核是“中华”

  无论是1986年初次面世,还是新发掘的6个“祭祀坑”,几十年来,从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各类珍贵文物一经曝光,总能火速“出圈”。这些文物在以奇妙诡谲的造型吸引大众眼光之余,也让许多人对此不禁感到费解,三星堆到底从何而来?

  考古研究发现,三星堆遗址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的密切文化联系,三星堆无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员。“青铜顶尊人像、龙形青铜器、神树纹玉琮等文物,细细解构后其实都能够看出,其背后与中华文明圈之间的联系。”冉宏林说道。

  在明确三星堆文化独特性的同时,还应当看见其与中华文明的一体性。冉宏林在现场还分享了许多从三星堆出土的,与国内其他地区相似,甚至难以辨别的器物:玉琮来自甘青地区齐家文化,有领玉璧、玉璋、玉戈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发现,大量发现的金器则与半月形地带自古有之的金器使用传统相符。

  此外,神树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和谐理念,顶尊跪坐人像所彰显的对于文明礼仪的尊崇,以及大量龙形象的器物等等,均是中华文明的经典元素,充分说明了古蜀先民拥有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冉宏林表示,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以鲜明的地域文化和传统的中原文化为基础,广泛吸收了周边以及其他地区的文化因素,因而最终呈现出独特、丰富、生动的文明特质。

  祭祀坑中有牛、猪脂肪,但未见人殉迹象

  据悉,三星堆遗址的发掘采用了新理念、新方法、新设备,与国内39家单位共同开展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经过碳14测年,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被确认为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解答了过去关于“祭祀坑”埋藏年代的争议;发现了青铜大面具、扭头跪坐人像、神坛、玉刀等多件之前未见的器物,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铜器类别;通过显微观察和丝蛋白分析,在多个坑中发现了丝绸,填补了西南地区夏商时期无丝绸实物的空白等。

  新发现的前所未见的遗迹和文物,进一步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祭祀坑”的年代相当于中原王朝的什么时期、“祭祀坑”为何打上引号、它们的用途是什么、三星堆祭祀区是怎么形成的、“祭祀坑”与“三星堆城墙”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问题,都在当天的讲座中一一得到了讲解。

  讲座最后,现场几位观众就讲坛内容及自己的兴趣点向冉宏林进行了提问。其中有一位观众问道,三星堆是否存在与同时期的商朝一样的活人祭祀现象?

  对此,冉宏林给予了解答:“虽然有机物质存在严重降解,但在发掘6号坑的时候,考古人员曾对土壤进行检测分析,仍然能检测到丰富的有机物质。其中,脂肪酸分析说明祭祀坑存在明显指向动物脂肪的有机物证据,蛋白质组学检测到黄牛、野猪蛋白质成分。”这表明当时祭祀活动会用这种活物来举行祭祀。同时,他也表示,并没有在里边检测出人体的脂肪或者其他的组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洁茹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