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江苏 > 要闻 > 正文
全民健身,江苏绘出健康新风尚
2022/09/23 19:56  新华报业网  

  全民健身是人们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环节。近日,江苏印发实施《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未来江苏全民健身发展有怎样的“任务书”与“路线图”?

  补短板,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

  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成为全国唯一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推动体育场馆为民惠民……放眼江苏大地,全民健身的理念与行动正深度融入大众生活,以愈发丰富的形式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增色添彩。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江苏共建成健身步道3.79万公里、体育公园(广场)1155个,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8平方米,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0.4%,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3.1%。《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3.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将达43%,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将达50%。

  “随着绿色生活理念、新的消费观念、现代智能技术的应用,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民迅速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健身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荣锦表示,目前江苏“去哪儿健身”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存在不少短板,比如总量不足,特别是老百姓身边的健身设施仍然不足;结构不够优,城乡和区域差距比较明显;载体不新,与自然、生态空间相融合的场地较少;管护不到位,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机制有待健全;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投资主体相对单一。

  聚焦一系列短板弱项,《实施意见》注重普惠均衡,着力解决全民健身事业在城乡、人群、区域之间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提出要推动全民健身资源合理分布,均衡配置城乡全民健身功能,并强化全民健身数字赋能。

  “为进一步落实《实施意见》有关要求,我们将积极实施补短板工程,增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省体育局副局长熊伟介绍,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区域帮扶力度,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内容和标准统一衔接,同时因地制宜建设小型、简易、便民的体育设施,让人民群众靠得近、用得上。此外,还将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搭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拓展在线健身、网络赛事、线上培训等素质体育生活的新途径。

  固基础,部门联动形成发展合力

  提高各类人群健身参与度,积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深化体教融合,《实施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增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并设立了“创建1500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的目标。

  “目前江苏体育、教育两部门联合打造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联合组织体育师资队伍培训,联合推进实施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即每个县(市、区)至少布局推动5类运动项目,每个项目至少重点布局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联合推动中小学体育俱乐部建设。”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金泉说,去年,省教育厅、省体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俱乐部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各校根据“双减”和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体育、教育两个系统、多类资源的整体优势,为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和体质健康促进提供了内生动力和整体活力。截至目前,中小学开设各类体育社团近8000个、涉及体育运动44项。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我省还积极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助力体育强省和健康江苏建设。

  “发挥卫生部门优势,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吴红辉介绍,省卫生健康委和省体育局已联合举办了11期运动处方师的培训班,培训了1083名慢病防控和康复等专业人员,来为慢性病患者开具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此外,江苏推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点和健康小屋,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开展体卫融合的签约服务项目,启动慢病运动健康干预试点工作,组织研制运动处方、运动健康干预等“点单式”签约服务项目库,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重点人群的个性化签约率。

  优配套,让运动健身“触手可及”

  江苏城市人口密集,用地资源较为紧张,因此科学谋划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尤为重要。《实施意见》明确,强化土地空间要素保障,如对社会资本利用旧仓库、厂房、商业设施等空间改建体育场地设施的,实行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并提出将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日前《关于做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规划保障工作的通知》发布,通过优化设施布局、明确用地安排、保障设施落地、提高设施品质、盘活空闲土地、保障土地供应等 6条措施,着力提高全民健身设施布局的均好性和利用效率。”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陈小卉介绍。

  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明确要求新建居住区公共健身设施面积,杜绝全民健身设施“中看不中用”,用好城市“金角银边”,鼓励复合利用土地建设健身设施……一系列“含金量”满满的政策举措,为全民健身提供了精准的要素支撑。

  城市公园、绿地和居住区周边等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的活动场地,近年来我省结合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等,加快推进全民健身载体和功能建设转型升级,努力构建“触手可及”的社区健身生活圈。

  “推进腾退地、闲置地、畸零地以及单位机关庭院开放等建设口袋公园,编制《江苏省口袋公园建设指南》,目前累计建成口袋公园2000余个。”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浩东介绍,在2019-2021年建成便民型公园绿地304处的基础上面,我省提出建设100处“乐享园林”小型绿地活力空间,着力增加群众身边的活动场地。同时,我省还开展“公园+”行动,引导增强公园绿地的功能复合性,增加健身设施,塑造人性化、有活力、可健身、可交往的绿色空间。截至目前,全省公园绿地活动场地十分钟服务圈覆盖率已达80%。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沈佳暄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